.

新疆地名故事昭苏圣佑庙的布局规模及喇嘛

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圣佑庙坐落在新疆西部边陲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城西北2公里处,巍峨的天山脚下大洪纳海河从圣佑庙东畔流过。圣佑庙是伊犁一带广大蒙古族农牧民求神祈祷的重要场所,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说起圣佑庙,不得不提昭苏县的来历。昭苏,取“喇嘛昭”的“昭”字和“六苏门”的“苏”字而得名。在汉语中,“昭”有光明的含意,“苏”即万物复苏萌发,昭苏又可视含“昭然复苏”和“重获生机”之意。蒙古语称“蒙古勒库热”,意为“蒙古族庙宇所在地”。

据《汉书》记载,昭苏地域属乌孙,其地寒,多雨,应该说和现在的气候相差无二。早在西汉时期,昭苏就是塞族人、大月氏、乌孙人的游牧区,此后王朝更迭历史变迁,至清朝初期隶属准噶尔部管辖。清朝光绪十一年(年)新疆建省,昭苏县属宁远县。光绪二十四年(年)建圣佑庙,形成聚落。民国时期,于年析置巩留县,昭苏属巩留县,年从巩留县析置特克斯县。年,在六苏门喇嘛昭建昭苏设治局(当时的汉、锡、回族都称喇嘛昭)。年建立昭苏县。那时候,昭苏是新疆军阀盛世才养军马牧牲畜的重要基地。

传说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组建之后曾多次迁建寺院,经过几番周折后,选址从昭苏县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确定到现在的昭苏洪纳海沟口,并从迢迢数千里之外的北京请来李照福等80名能工巧匠,于年动工,耗银10万两,历时4年,才修筑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

壹布局

圣佑庙坐北朝南,有围墙环绕,原有照壁已砌入南墙。现只开东侧一大门。院内八座建筑布局对称,山门、前殿、大殿、后殿在中轴线上,东西还有两配殿和两个八角形双层双檐的钟鼓楼亭。

因当年请的是北京师傅,其建筑采用中原传统汉式风格。大殿为寺院主体建筑,殿高17米,进深7间,平面呈正方形。整个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平方米。据记载初建共有11个主体建筑,大殿两旁还有一个厨房和仓库,后殿后面还有一工作间,专门用来制作唐卡和佛像等。

据现在的寺院主持山巴依尔说,县文物局新近发现一张寺院的老照片,也证实了上述说法。

“大出檐,高举折,陡屋顶,四角飞檐呈龙头探海之势,檐下斗拱,为多层挑枋肩之。工程精细,鎏金沥粉。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猛虎雄狮,金鹿麒麟,凤凰猕猴,千姿百态。大殿正壁还绘有二龙戏珠、凤凰比翼、子牙钓鱼、苏武牧羊等我国传统风格的壁画。”对于圣佑庙早先的这些生动形象描述,现在已被圣佑庙各种宣传材料多次引用。

经过多次维修的圣佑庙,古朴胜于雕琢,百余年的沧桑,更增加了庄严与厚重。在大殿二楼设一崭新毡房,最显金壁辉煌,主供释迦牟尼,各种祭器置于神坛之上。挂匾的廊檐下,早已空无一物,整个寺院静静矗立在群山中,似在静观人世的沧海变迁。

据天山乡80多岁的吐吾顿说,民国时匾额还在,寺院整个布局没有多大改变,原来东西南北墙都开有一门,为住在寺院周围的喇嘛出入提供方便。因为当时喇嘛不在寺院内住(比起内地一些大寺院,圣佑庙相对狭小),他们按六苏木所属在特定区域分别盖房或搭建木屋围住于寺院周围。

民国间,寺院兴盛之际有喇嘛多人。距离围墙四角米处各建一白塔,为寺院真正界线。以前,虔诚的信徒到塔边下马,向着寺院磕三个头,礼毕,再到各自要请的喇嘛处。现紧挨东边围墙,紧靠大门外有房屋三间,组成品字形的院落。

据现在喇嘛说,那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为名医旦德尔巴图吾仁盖的医疗学校,有授课的教室、药房和诊所各一间。可惜旦德尔不久过世,医疗学校不了了之。现为三户喇嘛居家之处。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从大门开始有两排红漆圆木廊柱一直通到佛坛,佛坛上挂了一些花花绿绿的旌旗状的唐卡,佛坛前供奉着盛满米和水的盅碗和金属盆、盆里冒着火苗。引人注目的是,佛坛前和右边还摆放着钹、鼓、和大小不同的喇叭,廊柱之间摆放着几张矮矮的长板凳,两边靠墙的地方则摆着一排铺毡毯的无靠手椅子。椅子上放着喇嘛们的僧帽、袈裟。

贰藏经

寺里原本藏有大量蒙文、藏文经书和其它书籍,其中有《甘珠尔》、《丹珠尔》等大型经书;《塔尔布确木布》、《乃门盟格图》等独立成章的中型经书;也有《医学四基础》等医药书,藏文历书,祭祀、占卜方面的书;以及《太子的秘密》等故事书和《江格尔》等英雄史诗。

这些流传有年的典籍,在文革初大都被付之一炬,只有少数私人收藏被保存下来。现在念的经大多是《甘珠尔》、《丹珠尔》(寺里现存不全),山巴依尔主持每年去青海塔尔寺请回一些经书和宗教用品。

叁组织规模及喇嘛分工

乾隆二十七年()清政府就在绥定城建立兴教寺,后迁至伊犁将军府所在地惠远城,更名为普化寺。长期战乱,经济疲敝,最初各营还无力建造自己的寺院。普化寺的喇嘛一年中有五至七个月在厄鲁特营生活,文献中记有:

(乾隆年间)普化寺居住喇嘛……每年四月间,该喇嘛等前赴厄鲁特,游牧、避暑、念经,至八月以内回普化寺居住。

(嘉庆年间)普化寺居住喇嘛……每年三月间该喇嘛等前往厄鲁特游牧地方,念经至九月间,旋回普化寺居住。

普化寺建立之初“内聚番僧三十二众”,五年之后,“僧众倍增”,这些“番僧”就是蒙古喇嘛。准噶尔汗国时期伊犁河两岸以金顶寺、银顶寺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寺院曾盛极一时,云集了大量的西蒙古喇嘛,残酷的战争与祸乱使寺院毁于一旦,喇嘛离散。当和平重新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喇嘛又返回寺院,所以人数增加很快。

乾隆末年,伊犁喇嘛已达名;到嘉庆十二年左右只察哈尔与厄鲁特两营官方在档的喇嘛就有名。

清政府宗教管理严密有度,从派专员管理到喇嘛任命、普通喇嘛管理都形成一定制度。最初普化寺的堪布和苏拉喇嘛由中央派任,三年一任(后为五年一任),各一名;后逐渐改由当地喇嘛中补放;寺内喇嘛管理层还有格斯贵、德木齐,官方都发有一定俸禄;普通的喇嘛分为食钱粮喇嘛和不食钱粮的闲散喇嘛。

圣佑庙在嘉庆十三年清帝赐庙号的当年,由部领度牒,添放:闲散达喇嘛一名、格斯贵一名、德木齐一名,住该游牧奉经。

随着厄鲁特上三旗民众的增加,宗教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长,所以在寺喇嘛数和平时增加相对较快。圣佑庙在实际运作中组织也较繁杂;依据巴·巴音克希克先生的《新疆昭苏县“佛爷庙”历史概况》和清末以来圣佑庙喇嘛和职务,大致分述如下:

堪布

在圣佑庙的组织中实最初并没有此设置。清政府由京差来的堪布就在普化寺,他是伊犁藏传佛教界级别最高的宗教领袖。清末民国间(-)由圣佑庙苏拉喇嘛升为堪布的有两位:一是金毕堪布(镶黄旗阿合苏木人);另一个是罗拉堪布,曾任达喇嘛,精通佛学,法术高明,年代被盛世才害死。

希阿荣博堪布

苏拉喇嘛

也称副堪布,有代替堪布处理事物的权力,并可晋升为堪布;普化寺曾有苏拉喇嘛一名,其他寺院初无此职;清末圣佑庙有此职位,担任过苏拉喇嘛的有:金毕、罗拉和英宁等喇嘛。

达喇嘛

也叫首席喇嘛,是寺院负总责的主事喇嘛。圣佑庙有记载的历任达喇嘛有:

其中,加木英·多尔吉达喇嘛,生于年,13岁拜松俄伦为师,18岁做格塔勒(喇嘛弟子),后历任羌布、皮恰其(秘书)、阿尔胡格斯贵(念经时的监督员),年升为金肯德木齐(即执法官),年经尼勒克县江布苏堪布的任命担任圣佑庙的达喇嘛(先后两次担任此职)。

解放后加木英达喇嘛积极支持党的各项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多次捐款捐物;-年间被选为县政协常委、地区和自治区政协委员;文革期间回天山乡参加劳动。年12月病故。

巴图吾仁

蒙语中有“长久的职务”之意,可代替大喇嘛管理寺院经会和其他事物,共有四位。大喇嘛编制短缺时可从中选补,担任巴图吾仁必须精通佛教教理和规章制度,有些还精通医术。担任过此职的有:莫鲁木、罗左诺如甫、达木恰、阿尔布克以及旦德尔等,其中旦德儿以医术高明闻名于世。

清光绪三十年()旦德儿生于托嘎苏木牧民塔勒格尔家,俗名叫才毕德尔。13岁时身患重病,被在昭苏行医的西藏喇嘛帕仁布治好,后随其赴西藏学习10年,25岁和师父返回家乡。在西藏曾获普及黄教的“确尼真旦德尔”称号,后来群众以号代名,称他为旦德尔。

年经堪布批准晋升为巴图吾仁,任职期间,依旧长期钻研医学,不辞辛劳为群众解除各种疑难杂症。解放后,旦德尔积极支持各项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坚持以高超的医术服务于一方百姓,为缺医少药的边疆民众开辟一片福荫,赢得群众的尊重并拥有极高声望。

年旦德尔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医疗卫生系统名医参观研讨团,在北京给周总理号过脉。旦德尔生前曾任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首届代表和理事会常务理事等职,年因病在家过世,享年84岁。

格斯贵

主要负责寺院经会,处理违反寺规者,裁决僧侣诉讼。格斯贵分为正、副和阿尔胡三个级别。曾担任过正格斯贵的有:松古如甫、锡里甫、江布、旦真、巴勒登、皮里吉、皮日拉和加木苏等喇嘛。有名的格斯贵有罗鲁甫,他是镶黄旗诺苏木人,精通占卜和气象学,据说其可预测出三、五年的天气预报。解放后,在昭苏县气象局工作,直至去世。

德木齐

是由官方指派,负责寺庙所有收入支出的财政等事务,也分为正、副和阿尔胡三个级别;德木齐可以参加商讨召开经文大会的主持会议。曾任过正德木齐的有:塔亚、锡里甫、桑吉、通古木特、加木英、吕日甫、江布、莫鲁木、巴勒登和确格罗甫等喇嘛。其中塔亚生于年,7岁时在大洪纳海庙(即圣佑庙)当格恰,最后一次建圣佑庙时任阿尔胡德木齐,后升为正职。年去世,他的出葬仪式十分隆重,用青砖立塔,念七天超渡经。

著名的正德木齐还有巴勒登(-年),他以治疗胃病和外科疾病而出名。

翁扎特

也称古木札特,其职是领读经文。翁扎特必须精通经书,也分正、副和阿尔胡三个级别。任过此职的有:莫鲁木、巴勒登、乔鲁图木、旦赞、罗布真和乔登等喇嘛。

尼尔巴

分为文书、仓库两种尼尔巴,也有正、副和阿尔胡三个级别。正、副尼尔巴住在寺院负责登记财产,有六个阿尔胡尼尔巴各负责一个苏木,登记其所交财产牲畜和其他物品,再逐级上报。

羌布

负责用面粉、油脂捏各种供品,并绘制佛教图画等宗教艺术品。比羌布高一级的是夏布尔楞,他的技艺更高、更精湛。圣佑庙最后一个夏布尔楞叫做更登,年去了尼勒克县的寺院。

才布尔齐

是寺院经会期间喇嘛们的炊事员,各种食品原料每天向仓库尼尔巴领取。

达木勒

负责某一项寺院财产的喇嘛,如金银达木勒、专门经会达木勒、食品达木勒、畜群达木勒等。

克里甫是其中有名的达木勒之一,他生于年,最初给塔亚当徒弟;年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团赴北京,他是寺里最后的金银达木勒,年去世,享年87岁。

格西(格布西)

藏语“格威西联”的简称,意为“善知识”。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的学位,喇嘛按顺序学完必修的经典后,可以考取不同等级的格西学位;寺院中格西参与培养徒弟和授职称等工作。确鲁木格布西,生于年,阿拉善人,年过世。

格林

是授于最忠诚于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喇嘛称号。

格苏勒

也称格粗勒,是从徒弟们当中选出勤于学习、聪明、老实的忠厚者,起誓当喇嘛。格苏勒是当格林的前提,有着七戒。

杜固齐

是给大喇嘛穿衣服,布置经会座位,服侍大喇嘛的职务。

更格

精通经文经书、医学等方面知识渊博的老喇嘛。

格恰

对刚进寺院,住在某个喇嘛家向其学习藏文,同时做些家务杂活的人的称呼。他们除了向师傅学习经文外,还无权参加经会。

以上大致是圣佑庙组织和一些喇嘛的情况。

对于清末圣佑庙的喇嘛来源及其规模,马达汉在其考察中同样留下了记录:

卡尔梅克人中看来没有规定,每个家庭的第三个男孩必须当喇嘛,但却很普遍,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男孩,那么其中一个男孩就会在喇嘛寺受教育。在信徒们的眼中,喇嘛享有莫大的尊敬,如果喇嘛长途跋涉到拉萨朝圣,那么他受人尊敬的程度更甚。

苏尔尕苏木(六苏木)的0牧户中有约名喇嘛。在喇嘛寺受教育的男孩,平时为喇嘛服务,只有在空闲时候才叫他们念书。

圣佑庙自重建之后,发展很快。清末至民国年间已有喇嘛多名,解放后,这一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昭苏县档案记有:

至年全县只有喇嘛86名,比解放初原有的名下降了85%。年宗教改革至今只剩下格伦(格林)以上的喇嘛27名。

解放后大部分喇嘛还俗。20世纪80年代初,圣佑庙逐渐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年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留有档案的喇嘛11人,有名医旦德尔喇嘛(当时为县政协副主席,喇嘛庙管理小组组长)、克里甫(生于年,当时为县政协委员,喇嘛庙管理小组副组长)、格里克(生于年)、阿吾鲁苏勒(生于年,当时为喇嘛庙管理小组副组长)、干丁(生于年)、绰古龙(生于年)、罗拉(生于年)、多奴尔(生于年)、巴里几尔、托布丁和东尕等喇嘛。

新疆地名故事:昭苏何以能成“天马之乡”?新疆地名故事:昭苏圣佑庙新疆地名故事:多语种地名在空间分布上忒有规律,是啥规律呢?伊犁地名故事:特克斯“八卦城”缘何不同于传统“八卦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