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职15天后,反诈民警老陈认识到了自己的

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 http://m.39.net/pf/a_9347097.html

如果不是网络的是是非非,45岁的老陈应该会作为一名警察直到退休。

4月8日那天,老陈在一条短视频中宣布自己辞去了公职。从此以后,网络上再无“反诈民警老陈”,而是多了一个脱下警服的“老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满打满算,老陈的网络生涯其实一共也没持续够两年。

如果不是年9月份那场让他走红的连线PK,老陈和他运营的视频账号完全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

那天晚上,老陈直播连线PK一个“西厂公公”的搞笑博主。老陈开场一句“我是反诈主播,你是什么主播”开场白,在气势上怼得“西厂公公”表情凝重不知所措。

正是这种出乎意料的错愕,让平台嗅到了爆款的潜质。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平台安排老陈PK过孙悟空、猪八戒,甚至是奥特曼……

但不管是谁,那些稀奇古怪的主播们见到这身警服时突然瞬间错愕,以至于表情呆滞,成为了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画面。

就是在一次又一次错愕中,老陈火了。

那个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公安局海港分局反诈中心”的短视频账号粉丝数量从微不足道,很快飞涨到万+。

但幸福来得太突然并不见得是好事一样。作为一个穿着警服的网红,老陈显然还没有做好应对网络舆论的反噬力量。

在此之前不久的一场直播中,有人在老陈的直播中狂刷了万的礼物。

尽管为自证清白,老陈将之悉数捐出,但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甚至污蔑和质疑,还是让老陈难以承受。

老陈自己也隐隐认识到,爆红后巨大的流量已经开始逐渐有牵涉到单位的苗头,这令他压力倍增,心生忧虑。

说到底,穿着警服的老陈顾忌的东西远比那些普通主播复杂得多。

但在网海沉浮中,十年当兵,多年缉毒的老陈,显然一时半会儿还学不会狡黠地说话,还找不到纾解这种巨大矛盾和压力的好办法。

于是,辞去公职,脱下制服成为老陈能一时想到的良策。

尽管,辞职后的老陈感到“委屈”“烦躁”“不服气”。但生活却也再难回到以前了。

老陈自己也很清楚,脱下警服的老陈再也没有那种“喜剧”的价值。虽然还是坐在他熟悉的灰色背景布前,但那种感觉已经烟消云散。

接受采访时,他对记者说:

其实,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短短两年时间,老陈经历了网络时代流量大潮的大起大落,最终被网络覆没。

老陈,其实只是这个互联网时代一切繁华与落寞的缩影。

正如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的那样,在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在15分钟内成名。

但道理的另一边,是一个人从人尽皆知到重回沉寂,也只需要15分钟而已。

站在这个角度回看老陈的网红生涯,其实成名也就始于一场搞笑的连麦,而沉没也只是因为一次短暂的直播。

未来的老陈大概率会从此沉寂下去,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密码,从来不是“恋旧”和“重情重义”,而是大写的“欢乐”和“猎奇”。

所以,当很多人觉得是网络暴力扼杀了网红老陈,让老陈做出了辞职决定的时候,我坚持不认为老陈的“错误决定”,仅仅是因为“网络暴力”。

要承认互联网时代的成名背后,本身就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方式。

尤其是公职人员在互联网的试水,势必要经受四面八方如显微镜般的审视和拷问。

又所以,我认为老陈最终选择辞职的关键原因,更在于老陈显然还不具备驾驭流量,处理公职人员和网络微妙关系的能力。

单位需要老陈完成宣传反诈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塑造一个网红。

而平台却只想利用老陈体制内的身份,把五花八门的主播和体制内的老陈连线在一起,制造喜剧性的话题吸引流量。

可惜,被风吹起来的老陈却误把一门生意,当成自己驰骋网络的能力,强大到自以为为了保护单位而选择辞职。

互联网就是这样,风起的那15分钟里,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纵横捭阖就连吃饭打嗝都有人送花点赞。

但互联网的风一向来去匆匆,总会留下一大堆过气网红暗自伤怀,伤春悲秋。

在老陈之前,体制内人士在网络上并非没有成功把握过互联网的脉搏。

在各大网络平台上,那些县长、书记们策马、汉服、农家菜、带货,玩转视频各有“杀手锏”。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就是新疆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

年年底,41岁的贺娇龙身披红色斗篷头戴皮帽在雪地中策马奔腾的视频,在网络上创造了播放量奇迹。

一时间,鲜衣怒马的县长,着实圈粉无数,风光无二。

但一骑成名的贺娇龙也很快认识到互联网时代“流量的无情”。

大量的质疑挟裹着人肉搜索汇聚成“网暴”。在巨大的压力下,很短的时间里,她的体重从斤掉到80多斤。

经历过方知一切终不似看起来那样美好。网络大浪带来的诱惑正如贺娇龙所言:

再高的浪,都要回到沙滩上。等到浪到沙滩上了以后,接地气的、不被炒作的,正常的状态下来宣传推介,可能更适合公职人员。

其实,贺县长所说的,正是一种认清现实和自我定位的能力。

不要埋怨网络对公职人员获取流量的苛刻。“刻薄”本身就是网络时代对任何站在前台的人审视方式。

未来,注定是互联网的时代。

安稳于体制内的佼佼者,也注定将不可避免直面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一定会有更多“愿意与时代共舞”的体制内人士小马过河,去尝试在互联网上与公众建立各种联系。

而无论是谁站在前台希望站在流量的浪尖,都要适应接受公众放大镜一样的审视和质疑。

因为这本身就是互联网逻辑的一部分,不能挑剔,无法割除。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规矩。

辞职15天之后,老陈面对记者最后说的一句话很有意义:

终究有人要来做一些错误的决定,给后人做个警示教育或者提供经验。

错在哪里?后人是谁?警示什么?

老陈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但这话或许对下一个拥抱互联网的体制内人士来说,会很有借鉴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