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一朵花开人生是一场不可逆的旅行,只

现在社会的发展空前绝后,人们的竞争也日益紧张,不仅工作、学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拿来晒在人前攀比。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敢回家了。

平时常年在外还好,可当每年春节回家不得不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一个月挣多少钱?”“有男(女)朋友了吗?”“结婚了吗?”“生娃了吗?”“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买车?”“什么时候生二胎?”“什么时候高升?”

人生就像一份份呈现在人前的答案,连小孩子大家也不放过,“读几年级了?”“成绩怎么样,考了班级第几名?”似乎每个人都在被催促、被追赶,但人生的意义真的就是成王败寇的胜负吗?

“人没法决定命运,但不要怨天尤人,只要认真努力做去,平静安稳的过完这一生,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无数次的重复和假装之后,我们终于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这是我在林帝浣的《第一朵花开》中看到的文字,一个长在海边的小男孩,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却慢慢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了生命的长度和世界的广度。他爱人爱自己,每天沉迷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玩乐,却不知不觉收获了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精彩。

林帝浣出生在广东湛江一个渔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任职于广州中山大学的中山医科大学。在他大学毕业之前,除了湛江和广州,哪儿也没去过。

现在他身兼专栏作者、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使者等多种身份,他总是用他那颗孜孜不倦的心,慢慢玩慢慢做,就像等一朵花开。

他从小家境贫寒,一家七口,奶奶还常年瘫痪在床,全靠父亲在校做技工的微薄收入支撑,他曾想,自己长大后可能成一个渔民,一个建筑工人,一个饭店厨子或一个收废旧轮胎的,但他考上了大学,父亲也一夜之间为他的学费白了头,无奈之余,开挖了一个三亩地的鱼塘,还养了数百只的鸭子。

每次放假,他都是急匆匆地赶回家,帮父亲一起劳碌,去市场卖鱼杀鱼,因此也练就了一身与人扯淡的沟通本领。《等一朵花开》,就像他,从不奢望,一切却就这样不疾不徐地到来。他的思想不但平淡深邃,文字更是难得的有一种宋词般的美感,让人拾之不忍释卷,他的漫画甚至被选进高考试卷里,他推动着水墨画在世界动漫中的运用,传扬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

一、关于成长:可不可以,陪我长大,而不是教我长大

林帝浣自称小林,他那饱含恬淡气息的文字,真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个毫无成就的年轻人,然而他实质上已是一位才华横溢、在多领域已取得不凡成就的学者,是在全世界推动中国文化的领军人物。

他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已经取得了这多方面的成就,但对于成长,他却与普通人所提倡的不同。在《孩子的兴趣爱好,多毁于家长的激励》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独居在郊外的老人家,每晚都会有几个不良少年在他门外踢垃圾桶,弄得他不胜其烦。于是老想了一个激励的办法,使他们完全丧失了最初的热情。这个办法是什么呢?

原来就是我们经常用奖赏来激励孩子的办法。老人对少年们说,你们加油踢,我每晚给你们一百块。少年们听了很高兴,更起劲地踢了起来,可过了两天,老人说,今晚我只能给你们五十块了,少年们听了有些不高兴,便踢得很敷衍,又过了两天,老人说,我已经没钱给你们了,你们只能白踢了,结果少年们很愤怒,发誓再也不来踢垃圾桶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悟到了什么呢?

如果一件自发的、热爱的事,变得功利,我们内在的驱动力就会越变越少,最终会让我们感到做这件事越来越累,慢慢会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小林老师所说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多毁于家长的激励的原因。

试想,相似的事件是不是总在我们身上发生,本该孩子做好的事情,我们为了孩子能学习好,总是包办了所有。连清理文具和背书包都成了大人的事,孩子怎么可能主动去学习?因为你的包办,已经让他获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

然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死心,他们想到了更要命的激励的办法:不停的赞扬和奖励。但这不停的赞扬和奖励终于让孩子成为了一个永远也开动不了的机器,有赞赏才可能动一下,而赞赏还需不断升级,才有可能使经历过了赞赏的孩子再次动起来。

可有些人能使自己有不竭的学习力,是为什么呢?小林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答案。

小林老师说,他小时候的阅读热情,从来没得到任何鼓励,家里总是说读课本就好,看课外书浪费时间;他会在闲暇之余,胡涂乱画,家里人会对他说,画画干什么,影响学习。结果在小林老师的苦苦哀求下,家长松口:如果你的学习成绩每年能进前二十名,那你就可以阅读画画。

小林老师小时候学习和画画,不会得到任何奖励,家境贫寒,本身能够学习和画画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奖励,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种来之不易的快乐呢?

小林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时,他说到,我没有压力。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有压力?我学了医,并没有去从医,而是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我活得有些潦倒,但我的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努力本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我从来不会感动压力。

听到小林老师讲的故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你会有什么感想呢?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陪孩子长大,就像静待一朵花开,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开花。

二、关于梦想:诗就是平淡的生活,远方就是心中永远不灭的向往

小林老师的文字不仅给我们以如宋词意境般的美感,还处处透着平淡生活中的诗意与梦境。在《有趣才有诗意,眼界就是远方》一文中,就像我们讲述了真正的诗和远方。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生活不让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很多人把诗理解成了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说干就干的勇气,把远方理解成了说走就走和毫无顾忌的洒脱,然而又有多少人逃开了眼前的苟且,找到了真正的诗和远方呢?

真正的诗和远方就在我们心中,他是内心的平静和永不放弃的追求。在这篇文章中,小林老师同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他一个做企业的朋友,有一次在海岛旅游时钓到了一条小鱼,竟然像中邪一样爱上了海钓,一发不可收拾。这位朋友,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矶钓装备和鱼饵,在短短时间里成了上知天文气压,下晓地理潮汐的专家,花掉了大把大把的金钱,却还是没有钓到一条理想中的石斑鱼。

后来,他们俩去了珠海的海岛上钓鱼,在大海中一块孤零零的礁石上过夜,用便携小煤气炉煮豆豉鲮鱼和方便面做晚餐。天微微亮时,朝霞红透了无边无际的海平面,海浪拍打着脚下的礁石,数不清的海鸿绕着小岛飞舞,旭日光芒万丈,浮云开合,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心目中诗意的场景呢?

诗并不是我们努力去追又不知道在哪儿的事物,而是我们投入做某事时的场景,在有时候,它就是这样不经意间的来到。这样说,大家不禁迷惑:诗和远方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对这个企业家来说,诗和远方都归结成了一条钓不到鱼,那个等鱼上钩的孤独身影,就是诗,而那些为了钓到鱼而涉猎的天文地理和识,则成了他的远方。

他由于知道了大气压高的时候,水中氧气充分,鱼儿摄食旺盛热爱咬钩,因此知道了每次与客户谈生意签合同,要挑个气压高的日子;他由于知道了天文大潮时鱼儿运动活跃情绪高昂,不爱摄食只想狂游,因此知道了每次开员工激励大会,都要找个天文大潮的时间。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诗与远方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和触发兴趣的点,而我们为了热爱的事业或兴趣而付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都有可能达到让我们感受到诗意与收获到远方的完美境界。

因此,想要诗意与远方不必去远方寻找,只要有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能让你不顾功利地沉迷进去,你就找到了诗意与远方。

三、关于人生:所有的职业不过是谋生的手段,所有的生命只不过是匆匆过客

每个人的人生有欢乐也有悲伤,一生都是在这种起起伏伏中度过,人生有所得就有所失,正如小林。他考进了大学,就告别了儿时的那方乐园,渔乡的种种都成了他的乡愁;他学了医科却放弃了做医生,也就放弃了高薪的职业,必须为拮据的生活忍辱负重;但他终是选择了自己的选择,走在了自己从小就想走在的路上。

时间会慢慢治愈这一切,也会慢慢往前行走,开始人生的另一节篇章。老了年轮,但老不了岁月,每一天的日子都是新的。

岁月更迭,有时地方已是沧海桑田,而有些人却依然如故,总在那里等你回首。当你回到儿时的长街,才发现一如昨昔,当年卖鱼的老翁还在那里,许多年过去,连鱼街的位置和长度也未曾变改。

有时,你的事业在这里,他的事业在那里,但相同的是,我们一生都在做着相同的一件事――为了生活而生活,年轮倒转,日月如梭,也不过如此。

淡了的岁月,美丽了光华,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抓住现在,然后把它珍藏,好好压在箱底,等有了时间的时侯,翻出来再看这些片断,都是些美好,不曾留有遗憾。

人生是一场不可逆的旅行,等一朵花开,需要一些耐心,也需要一些心无旁骛的没心没肺,只管前行,前面一定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们在焦虑什么?是因为害怕?害怕那些不可承受的痛苦和不可接受的结局?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放下心中块垒,无牵无挂地向前走,未来总会给你一个答案,花或许就在这时盛开。

林帝浣所著的这本《等一朵花开》,就像一个带我们走进中国古典文化的美丽而又时尚的门楣,里面不仅有如国墨山水画般写意的漫画小品,还有《诗经》美食的烟火气,不仅有尽是心上秋的宋词婉转,还有踏遍千帆之后回归的恬淡,活下来,走出去是人生永远的命题。中国思想博大深邃,隽永深长,都藏在中国每一处无淡无奇的偏隅,一朵花开带你走进自己,走进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