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因为独特的造型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凭借着蠢萌的造型频频进入大家的视野。
网友评论说:“别的博物馆,把文物整活;甘肃省博物馆,被文物整火。”
那么“马踏飞燕”这一系列玩偶的创意来自哪里呢?
那么就不得不说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了。
今天我们节选了马未都的《国宝》中关于铜奔马的书摘,让我们了解“马踏飞燕”的前世今生。
文章摘自《国宝》
原标题:东汉·铜奔马
作者:马未都
今儿讲的这件国宝大家都熟悉,叫“铜奔马”,这是它现在标准的名字,过去它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叫“马踏飞燕”(图1)。
“马踏飞燕”这个名字从年一直叫到了年,叫了快半个世纪了,怎么突然改口了呢?这名字又是谁起的呢?
据说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去甘肃省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对这件器物特别感兴趣,陪同他的工作人员就问:“我们管它叫‘马踏飞燕’,您觉得合适吗?”郭沫若听了以后说:“这名字起得好。”为什么呢?因为这名字特别文学。可现在突然觉得这名字不好了,文学改科学,科学讲究严谨,不讲情面。年6月5日,甘肃省文物局新闻发布,有关专家一致坚持用“铜奔马”这个名字,说这名字“科学、准确、规范”。这科学、规范可以,但它不准确啊!那鸟儿呢?那鸟儿哪儿去啦?有人在乎过那鸟儿的感受吗?
蹄子下面有个鸟儿,它确实不是燕子。这燕子的标志很清晰,是尾巴分叉儿,这鸟儿的尾巴不分叉儿,平切,挺直有力,看着不怎么灵活。
东汉有个文学家叫张衡,他写过《东京赋》。《东京赋》有这么两句,叫:“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什么意思呢?龙雀盘旋飞翔,天马肆意驰骋。那“龙雀”是什么呢?就是一种鹰隼。所以有人就觉得它不叫“马踏飞燕”可以,但至少也应该叫“马踏龙雀”或者“马超龙雀”。但这名字还有人认为不够科学,要知道科学的表达多数效果都比不上文学表达。
那这铜奔马是在哪儿发现的呢?是在甘肃武威。汉武帝时期,在河西走廊依次设了四个郡县,史称“河西四郡”,依次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这四个名字都非常文学:
武威: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要塞,泉水若酒,载歌载舞;
敦煌:抵达终点。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想想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路走来就能看出西汉的大气象!
我们说回这件文物,它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全中国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叫“备战备荒为人民”。“备战”要干吗呢?就是挖防空洞。我所住的北京底下都挖空了,这种防空洞叫“人防工事”。
年9月初,武威的新鲜公社新鲜大队,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新鲜乡新鲜村,这村儿的农民在一处黄土高台上开始挖地道。挖到十多米深的时候,挖出了一段青砖墙,这农民就以为挖到了“雷台”的内部。
雷台就是用土夯起来的高台,大概有足球场那么大,高度约8.5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这种高台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建筑形式,土台为基础,在上面层层建屋,工程巨大。历史上自战国到魏晋时期,特别盛行筑造这种高台。杜牧的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曹操胜了,这大乔、小乔就关锁在这铜雀台上。你想想,三层楼那么高,地儿有足球场那么大,四边连个栏杆都没有,再盖上点儿房子,您就在上面待着吧,跑都没地儿跑。
这个雷台应该是后来的名儿,当初叫什么我们不清楚,没准儿就叫“龙雀台”。它从明朝开始挪作他用了,老百姓在高台上供奉雷神,所以顺嘴就把它叫雷台了。
看见了青砖墙,几镐头下去,“轰隆”一声,这青砖墙就被凿出了一个大洞,顿时阴寒的气味扑面而来。大家都好奇地打着手电往里看,这一看就害怕了,说这里头全是“妖怪”啊,正奔着洞口来呢!在场的农民谁见过这阵势啊?一个个都吓得不轻。过去的人比今天的人迷信,动土的事儿都小心谨慎,不像现在的人胆儿大。
但是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人啊,什么事儿都想探个究竟。等了一会儿,大家心情都平复了,就鼓起勇气往里看。这一看,里头不是啥妖怪,全是铜车、铜马、铜人(图2),旁边还有棺木。就在大家还没闹明白的时候,生产队长就组织大家说:“跳进去,把里头的铜人、铜马、铜车全都装进麻袋,用架子车拉到库房封存起来。”为什么只拉铜的呢?原因很简单,铜的好卖钱,其他的东西没人要。队长又千叮咛万嘱咐说:“这事儿千万不能外传,嘴都给我严着点!”中国的事儿特别有意思,什么事儿越不让外传,反而传得越快,只要你跟一个人说了,就等于跟所有人说了,所以这事儿很快就传出去了。
雷台发现古墓的消息传开了,当时县里管文化的干部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事儿可不能小觑啊,赶紧就组织人奔向了雷台。经过现场勘察,发现里头还有大量残存的文物,就向领导做了汇报,然后所有人就奔向了新鲜公社。
青铜器在地底下埋时间长了就会非常脆,尤其东汉以后的青铜器,含铜量低,又铸造得薄,所以大量的马头、马蹄都有破损。工作人员就向上级做了汇报。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专家就前去武威调查。工作人员进入古墓后,经过详细的勘验,终于弄明白了这座墓葬的结构。
这个墓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左右有两个耳室;中室有右耳室,没有左耳室。与其他的墓室相比,后室显得非常小,没有左右耳室。所谓耳室,就是像耳朵一样的小屋。汉墓耳室设置得很随意,多少不一,也就是说汉代墓葬的规制不那么严谨。
出土的铜车马和仪仗俑,包括这件著名的铜奔马,一共99件。这座墓葬里还有铜灯(图3)、铜壶、漆尊(图4)、铜熏炉等,其他各种文物有几百件,铺地铜钱近3万枚。
墓葬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好几处盗洞,这说明这座墓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过。盗墓者为什么不拿这些青铜车马和人俑呢?原因很简单,这东西在盗贼眼里不值钱。过去玩儿青铜的行家都玩儿三代青铜,指的是商、西周、战国到西汉这三代,到了东汉,这东西就不入眼了,所以没有人动它。估计金银器都被人拿走了,任何时代的盗墓者都先拿金银器,因为它立刻能换钱。
这件后来被甘肃省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的“铜奔马”,当时除了颜色剥落外,马头上有好几绺鬃毛也掉了,脖子上有好几个洞,马蹄有3个空着,马尾巴也断了。当时就没有人认为这件文物重要,所以这马就窝窝囊囊地待在了墙角。
这马的造型奇特,加上它很难修复,最后请到了故宫博物院的青铜修复专家才给修复好。修复以后,这马顿时就不一样了。你看,这匹一往无前、腾空飞驰的骏马,在奔跑的时候一只马蹄还踩踏着一只飞鸟的背,这飞鸟做回顾状,一个力与美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到了年,“文革”最闹腾的动静儿过去了。这期间,第一个中国对外的大型历史文物展览筹办,本来铜奔马并没有入选,但是在法国和英国大使的一再要求下,铜奔马参展了。铜奔马到了法国和英国,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队。后来到美国展出的时候,铜奔马的形象已经被制成了巨幅海报。为什么用马做海报呢?因为马的文化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西方人看马比我们还亲,游牧民族亲马,农耕民族亲牛。所以西方文化对马的感受强烈。
从年到年,两年多的时间里,铜奔马满世界跑,巡回展出,大概接待了万人次。所以郭沫若还写了一首诗,叫“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金缕衣”就是金缕玉衣,我们后面也会讲到。
马在中国人心目中处于“六畜”之首—马牛羊鸡犬豕,因为马是战争工具,在古代征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汉书》中就这样说:“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西域产良马,可以补我们过去中原马的速力不足。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从西域引进良马就是在张骞出使西域期间,在乌孙国,就是今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获国王赠予的一千匹乌孙良马。汉武帝得知大宛国的马匹更胜一筹,又于公元前年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大宛国购得“良马数十匹”,随马带回来的还有什么呢?有苜蓿、葡萄、石榴等。
铜奔马塑造的是东汉时期的马,理论上是引进这些马的杂交后代。有意思的是,这马同一侧两条腿同时向一个方向伸出,就是我们俗称的“一顺边儿”,这一姿态在我们日常所见的马的奔跑中是看不到的。这种步幅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对侧步”。据说大宛马走的就是对侧步,因此,有人根据铜奔马显现对侧步的造型,认为铜奔马的原型就是来自西域的大宛马。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汗血宝马。但有人认为,铜奔马的外形不仅显示了大宛马快速稳定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蒙古马的一些特性。比如它的肌肉厚实,身体略显粗壮,这就说明它不是纯种的大宛马。实际上汉武帝引进良种马以后和本地土马杂交,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马。这件国宝的意义不仅在于体现了中国汉代雕塑水平之高,更重要的是汉代不羁的艺术表达。
铜奔马、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不管它叫什么,都是中国汉代最灵动的一匹马,所以它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人走路如果顺拐,那他肯定是大家的笑料;马走路顺拐呢,它就是匹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