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汝辰
(1)新疆中古民族
北方草原的匈奴人进入西域完全是和西汉王朝争夺西域的结果。西汉初,西汉王朝曾经和匈奴和亲,但是匈奴屡扰汉境,导致征战不断,特别是匈奴右贤王进入河套以南地区为寇,受到汉文帝的谴责,匈奴单于一怒之下“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结果,右贤王打败月氏,占据西域。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匈奴征服西域后,其地先为右贤王属地,后为日逐王统辖,期间西汉王朝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战争愈演愈烈。
其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日逐王归汉,西汉王朝统一西域,于汉神爵三年(前59)设立西域都护府。虽然,西汉王朝与匈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匈奴给西域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匈奴在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西域文化正是由匈奴作为媒介,传入中原地区,而中原汉文化也经过匈奴传入西域。
至少在汉代或更早,汉藏语系的羌人、汉人,以及阿尔泰语系的匈奴人已经与印欧语系的塞人、吐火罗人等在西域人口分布上处于胶合状态,其文化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原先是生活和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的游牧部落,其先祖以阿史那为姓,其氏族以狼为图腾,后被柔然征服,迁至金山以南。6世纪中叶,突厥吞并铁勒,灭柔然,征服漠北诸部,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汗国。到了6世纪末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和分散的游牧经济的制约,突厥汗国分裂成为东西两部,以阿尔泰山为界,以东为东突厥汗国,以西为西突厥汗国。
唐贞观十四年(年),唐军渡碛击败了追随突厥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高昌地区归唐朝所属,唐朝于此置西州,又建庭州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同年置安西都护府,府治设在西州,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高级军政管理机构。之后,几经周折,七年后,唐朝大规模用兵西域,终于打败同唐朝作对的西突厥势力,攻下焉耆、龟兹等地,收其降部,完成统一西域的宏图大业。
随之唐朝置立焉耆、龟兹、毗(pí)沙、疏勒等都督府,府下领藩州若干。次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城,并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四个军镇,史称“安西四镇”。唐朝对西域各地的统一管辖局面基本形成。
唐高宗初立,降归的原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率众西徙,唐朝发兵平叛,唐显庆二年(年),唐将苏定方、阿史那弥射南北合击,最终平定了西突厥之乱,西突厥全境及所属中亚诸地皆归唐朝,“于是西域诸国,安诸如故”。在平叛过程中,唐朝将安西都护府升级为大都护府,其管辖范围东起阳关、玉门关,西至中亚地区的咸海一带地区。并在原阿史那贺鲁的分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以“分其种落,列置州县”。这两个都护府皆归安西都护府所属。
唐武德五年(年)以后,吐蕃势力进入西域,西突厥残余依附之,四镇失守,唐朝遣军光复四镇。武则天在位时,为加强对天山北部之管辖,又置北庭都护府以替代不久之前撤销的昆陵都护府,府治设在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唐景龙三年(年)改置北庭大都护府,从而标志着以庭州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地区在军政体制上已另为一域。其管辖范围以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广大地区为主。安西大都护府这时只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唐玄宗年间,唐朝置碛西节度使一职,凌驾安西、北庭二大都护府之上,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根据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军政机构和职官体系不难看出,唐朝对西域诸地的管理实际上是实行一种二重化的建置体制,即实行藩汉分别管理制度。在汉民集中居住的地区,主要是指伊州、西州和庭州等地,政治上采用与内地一样的府州县乡里行政管理制度;经济上推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与租庸调制(唐代的赋税制度);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唐朝的兵制)。唐朝政府在非汉民生活聚居区,大致是所谓都督府、州地区,则推行“羁縻(jīmí)政策”,其特点就是继续维护当地本民族首领的行政管理制度,假以唐朝官职名号,“准其部落大小,位望高下,节级授刺史以下官”,并“各给印契,以为徵发符信”。其职位还可以世袭。又允诺其以旧俗治理其部众,其民不编户,虽贡赋,但不入户部。
8世纪,吐蕃(藏族祖先)势力已进入西域,并局部性地占领了一些地区。唐天宝十四年(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在西域驻军大批内调,防守空虚。吐蕃乘机攻取陇右、河西和安西四镇,继唐朝后统治天山南北部分地域。今天,人们在若羌县附近,亦即古代米兰河畔,还可以看到吐蕃人当年驻戍的城堡遗址,中外考古工作者曾在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和用吐蕃文书写的木简。
吐蕃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统治维持了天山南北局部的统一,阻挡了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扩,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9世纪中叶,随着北方另一批游牧民族(葛逻禄、黠戛斯、回鹘等)西迁浪潮的汹涌而来,吐蕃人最后退出西域。
吐蕃势力控制西域部分地区期间,在天山南部的于阗地区,还存在一个名叫“于阗李氏王朝”的地方政权。于阗地区历史悠久,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年代甚早,而且在佛教东传内地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唐朝前后统治于阗地区的是尉迟家族,公元年,尉迟裟跋婆就任于阗王后,自称为唐朝的属国,便改族姓尉迟为唐朝的国姓李氏,自称“李圣天”。于阗李氏王朝十分仰慕中原文化,李圣天本人不只模仿汉人衣着装饰,而且采用汉地年号,以及机构职官建制名称。敦煌壁画中有他的题记。李氏王朝同中原诸王朝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宋朝建立后,曾多次遣使朝贡,其王室与宋朝河西节度使曹氏家族有联姻关系。于阗李氏王朝约在11世纪初为新兴的喀喇汗王朝所灭。
9世纪中叶,建立于漠北地区的回鹘汗国为我国北方地区另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黠戛斯人所攻破,回鹘西迁,进入天山南北地区,填补了继唐朝、吐蕃之后的西域地区权力真空,并且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
9世纪以后西域居民成分发生重大变迁:“各绿洲城邦和诸游牧民族,经过重新整合,于9世纪中后期以后,形成了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于阗国三个我国西北地方政权。以前语言文化各异、人种种属多样的西域居民,在以回鹘为代表的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大批游牧民迁入定居以后,开始了长时间的民族融合过程。”
回鹘原是漠北草原的游牧部落,曾经在漠北草原建立了游牧的回鹘汗国,但是由于内讧和被黠嘎斯打败,回鹘汗国灭亡。余部于年分两支南迁和西迁,其中西迁的一支攻占北庭、高昌一带,在首领仆固俊的率领下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其时为年。回鹘人的另一支在庞特勤的率领下,翻越天山,进入塔里木盆地北缘,即现在的库车、焉耆一带,这部分回鹘人被称之为“龟兹回鹘”。
起码在成吉思汗西征以前,操突厥语的回鹘人已经扎根于天山以东以南地区了。回鹘西迁标志着回鹘人适应高昌、龟兹地区的绿洲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由游牧部族变成了农耕定居民,并且和当地的操印欧语的原居民逐渐发生了融合;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这个操突厥语部族建立的政权,正在对塔里木盆地周缘的操印欧语人的绿洲城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从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逐渐动揺着诸绿洲城郭国的文化根基。
回鹘,初称回纥,是我国古籍对维吾尔族先民的称呼,意思是“联合、结合、同盟”。后来的维吾尔实际上就是“回纥”或“回鹘”的同音异译。回纥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北方游牧民族丁零、高车、铁勒等都是其渊源之一。4世纪时以袁纥名称初现于汉籍文献里。当时的回纥还只是一个比较弱小的部落,实力不强,经常处在其他更强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统治之下,过着“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的游牧生活。
7世纪初,回纥融合吸收其他部落成员,开始强大起来,欲脱离当时突厥人的政治统治。唐贞观初年,回纥会同薛延陀起兵反抗突厥,大败之。唐贞观三年(年),回纥遣使入贡唐朝。唐贞观二十一年(年),回纥首领吐迷度率众附唐,唐朝政府在其地设立了燕然都护府(后改为瀚海都护府),封吐迷度为都督。自后回纥诸任可汗俱受唐朝指令,为征伐平定西突厥多建功绩。
唐天宝二年(年),回纥可汗骨力裴罗在唐朝支持下俘获突厥的乌苏可汗,灭后突厥汗国。翌年,传首京师,唐太宗大喜,封其为“奉义王”。但他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在得到唐朝认可后,回纥继突厥之后成为漠北草原霸主,“居突厥之地,立牙帐于乌德犍山”。回纥汗国建立,唐天宝四年(年),唐玄宗册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双方政治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安史之乱”发生后,回纥可汗磨延啜曾受唐朝皇帝之令亲率兵马奔赴中原参加平息叛乱。
后来,唐肃宗应回纥可汗的请求,将宁国公主嫁给磨延啜为妻。当时回纥朝野上下对唐朝十分尊重景仰,他们与西北诸部族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并且专门修筑了一条从回纥地区通往中原的道路,以便于两地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这条道路被尊称为“参天至尊道”。唐贞元三年(年),回纥可汗顿莫贺派使臣至唐朝,请求将其族名“回纥”改为“回鹘”,取“捷鸷(zhì)如鹘”之意,当时的唐德宗皇帝不仅允准顿莫贺的要求,而且同时册封顿莫贺为“长寿天亲可汗”。从此,“回鹘”译名开始通行。
唐开成五年(年),由于连年自然灾害,漠北回鹘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政局混乱,外部强族黠戛斯十万人乘虚入境,漠北回鹘汗国解体。
漠北回鹘汗国分裂后,余部四散逃离,其中一支向南迁入中原地区,大部分融合到当地的汉族中;还有一支则踏上西迁之路。后来在河西地区建立的甘州回鹘政权,以吐鲁番地区为中心的高昌回鹘政权,以及其境域包括龟兹以南、中亚河中地区广大地区在内的喀喇汗王朝等政权俱与西迁回鹊人有密切关系。西迁回鹘人中,除一部分后来成为今天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裕固族的祖先,大部分则在同化、融合塔里木盆地周围诸族后,又历经蒙元时期西域各民族、部落的再次分化组合,遂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
喀喇汗王朝是由漠北回鹘西迁到葱岭以西的一支,再联合当时在这一带地区活动的其他民族和部落联盟,如样磨、葛逻禄等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一译为“黑汗王朝”。据说汗国的创始者名叫毗伽阙·卡迪尔汗。大概在毗伽阙·卡迪尔汗死之后,他的后代分别以中亚地区的巴拉沙衮和今天的喀什噶尔地区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后来实力强盛的地方政权。10世纪初,萨图克·布格拉汗在位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他率领部众皈依了伊斯兰教。不久,喀喇汗王朝吞并了昆仑山南部佛国于阗李氏王朝,其实力剧增。在王公显贵首倡下,伊斯兰教采用武力与和平兼用的方式强行传播。12世纪之后,天山南部的库车以西各地诸族逐渐皈依伊斯兰教,进而昭示着在西域占统治地位的佛教文明为新兴的伊斯兰教文明所取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开始。
这一期间在西域同喀喇汗三朝政权并存而立的是以吐鲁番地区为中心的高昌回鹘政权,高昌回鹘是对从漠北草原迁居高昌、北庭等地的回鹘人以及回鹘人在这些地区所建立的政权的总称。至13世纪初蒙古西征,天山南北皆在蒙古国统治之下,元至元十七年(年),高昌畏兀儿(元代回鹘之译音)亦都护政权纽林的斤奉元朝旨意率领皇室东迁移居甘肃永昌,原高昌回鹘辖地先为元朝中央政府直属,后落入成吉思汗后代建立的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从而标志着高昌回鹘政权统治的终结。自回鹘人于唐末入居高昌地区并且创立政权始,历五代、宋朝、西辽,至元代中叶,高吕回鹘及其政权前后延续时达五个世纪之久。
鼎盛时期的高昌回鹘政权的统辖范围“东至沙州”,西到焉耆、库车,南与和田相接,北同伊犁接壤。高昌回鹘经济发展,文化兴盛。在高昌回鹘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优秀的文化底蕴在高昌诸地扎下根,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成了回鹘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重构整合,从而卓立于西域诸地其他突厥语诸族之先;而且还致使此后该地区缓慢的“回鹘化”过程,使早先居住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吐火罗人、汉人以及先后附属于回鹘的葛逻禄、仲云、样磨等相继融合于回鹘之中,回鹘民族因增添了新鲜血液和异质文化而充满生气。进而为元明以后逐渐成为西域诸地的主体民族作了准备。
宋嘉定四年(年),喀喇汗王朝覆灭。宋嘉定十一年(年),西辽亡,西域、中亚各地皆归蒙古所属。蒙古大汗在此分别建立别失八里、阿姆河两个行尚书省管理该地军政事务。13世纪,成吉思汗的西征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人对西域的统一,蒙古族文化开始了西域本土化进程。虽然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曾为在西域推行蒙古文化不遗余力,但在东西文化汇聚的西域地区,蒙古文化根本无法抵挡西域本土文化。其结果是信仰萨满教的部分蒙古人先后信仰了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即景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而且统治天山以南绿洲农耕地区的蒙古人改变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接受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变成了定居居民,文化习俗发生重大转型,蒙古族的文化开始融入西域绿洲农耕文化中。
天山南北各地的政治统一使大批蒙古人进入西域,蒙古统治者在此设立军政管理机构,行屯田,修驿道,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和发展。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对新疆各地的治理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管理体制:天山南北各地及中亚地区的绿洲地带,大体上是原来西辽政权的辖地,俱归元朝中央政府直辖,元朝政府曾先后在高昌、北庭等地建立了各种军政管理机构以行使职权。天山北部以及中亚草原地区则分属于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窝阔台汗及其后代所辖,例如察合台的驻地设在阿力麻里(今霍城县),窝阔台的牙帐设在叶密里(今额敏县),二者后来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后人将它们称为“西北藩王”或“西北宗王”,他们同元朝中央政府之关系是宗主与藩臣的关系,重大事宜,如首领的封任等必须经过蒙古大汗的批准认可。
高昌地区的畏兀儿亦都护政权因蒙古西征过程中所建大功而得成吉思汗青睐,因此获准仍保持其原来的管理机构和统治形式,并直隶中央政府管理。到了元朝后期,由于蒙古“黄金家族”内讧迭起,无力西顾,蒙古西北藩王实力愈増,元朝中央政府权威不断减弱。
最后,天山南北各地的控制权实际上都落入军事实力强盛的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及后裔们建立的察合台汗国治下,察合台汗国对天山南北各地的政治统治使该地政治、经济、文化强制性地走向一体化。元至正七年(年),察合台汗国在激烈的内外矛盾中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广大中亚绿洲城镇地区后来演化为帖木儿帝国;东部的天山南北诸地则以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首组成了东察合台汗国,史书里或称为“蒙兀儿斯坦”。以往人们又将~年这段历史时期称作叶尔羌汗国时期。
东察合台汗国自年建立,迄年为蒙古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统兵南下所灭,延续时间长达3个世纪之久。兴盛时期的汗国疆域不仅包括天山南北广大地域,甚至还囊括中亚撒马尔罕以东各地。东察合台汗国时期,蒙古统治者与中原诸王朝(明朝、清朝初期)都有密切交往,商贸关系非常频繁。在明代,中央政府只在今天的哈密地区设置了一个“哈密卫”(年建立),统辖当地军政事宜,以维持中西商贸通道之安全,西域其他各地基本上都为东察合台汗国所辖,至明正德年间(~年)哈密卫也为东察合台汗国所并。
继宋辽时期伊斯兰教在天山南部占据统治地位之后,由于察合台后代及王公贵族的大力倡导推广,伊斯兰教在天山北部地区也获得广泛传播。蒙古贵族集团的伊斯兰化促进了伊斯兰教在西域诸地各民族中间的传播,至16世纪初,包括哈密在内的西域各地都放弃佛教,皈依了伊斯兰教。
清朝建立之初,清朝使臣同当时控制天山南北各地军政事务的察合台汗后裔进行联系,哈密、吐鲁番等地的察合台汗后裔表示臣服,并派遣使臣前往内地朝贡,两地关系和睦,经济交流不断。至东察合台汗国后期,察合台汗后裔争权夺利,内讧迭起,伊斯兰教和卓干预汗国政事,导致政局更加动荡。清康熙十九年(年),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引导蒙古准噶尔首领噶尔丹部众南下,推翻东察合台汗国,天山南北各地皆处在准噶尔部贵族统治之下。
准噶尔是西蒙古(一称厄鲁特,明代称瓦刺)四部(其他三部是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之一,至明末清初,已经发展成为四部之首,在兼并其他各部势力范围之后,力量逐渐强盛起来。随着东察合台汗国的覆没,其军事实力更是大增,在这种情况下,噶尔丹违背国家统一的趋势,在独霸天山南北之后,多次向清朝挑衅,欲同清朝分庭抗礼。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多次派兵讨伐,清康熙二十九年(年),康熙皇帝亲率大军于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清乾隆二十年(1年),清军又征伐达瓦齐获胜,为此在昭苏县格登山上立纪功碑。
不久,西蒙古的阿睦尔撒纳再度起兵反叛,并占领了伊犁,清军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年)攻占伊犁,平定了阿睦尔撒纳之乱。至此,清朝终于彻底平息了骚扰西北边疆安全的准噶尔割据政权的叛乱。[95]清乾隆二十七年(年)始设伊犁将军管理西域诸地军政事务,府治驻惠远城(今霍城县境内),伊犁因此成为当时清朝统治天山南北的政治中心。全疆各地军政事务则分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大臣进行管理。西域与内地的军政体制基本一致,国家的统一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2)新疆近代民族
新疆近代民族的形成是一个不同部族、族群长期融合,以及清代以后大量移民的过程。但就其来源来看,基本分为五部分。
一是天山以南诸多族群融合后形成了近代以后的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在漠北草原和西迁之后曾经融合了漠北草原的一部分游牧部族和西域的一部分古代部族,由一个人口不多、分布地区有限的氏族部落发展成为新疆众多民族中的一员。而且在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新疆古代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最后演变成近代的维吾尔族。
二是哈萨克、卫拉特蒙古、柯尔克孜族等游牧民族是17-18世纪游牧迁徙或清政府安置导致的。
三是清代统一西域过程中驻军和屯垦移民的结果。汉、满、回、锡伯、达斡尔成了最主要的西迁移民。
四是随着沙俄势力向新疆扩张的外来移民。俄罗斯、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就是这个时期东迁来的。
五是塔吉克成为新疆唯一操东伊朗语的印欧人种的后裔。近代以后,新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清朝时期,清政府平定西域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二十年,即1年)对新疆实行大规模移民,主要是守边屯田,后把西域改称新疆(年建立新疆省),在惠远(今霍城县)设伊犁将军府,统辖整个新疆军务、行政事务。此时,汉人成为移民新疆的主要人员构成,居住于巴里坤、木垒、奇台、昌吉、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后因屯垦需要,汉人从上述地区迁往塔里木盆地四缘的喀喇沙尔(今焉耆)、吐鲁番、和阗(今和田)等地。光绪元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时,湘军入疆,不少人定居,袁大化任新疆巡抚时,来了不少河南人,杨增新任新疆省长时,许多云南人到疆落户。另外,清代的犯人来疆每年不下六七百人。
参考文献略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