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版国庆特刊三农篇农业强农村美农

白癜风初步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6月18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桥口村的果农在桃园里采收鲜桃。刘勤利摄(人民视觉)

图片说明:

①8月24日,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尚咀居洪泽湖水域,渔帆点点,鱼虾满仓,整个湖面一片繁忙。渔民们持证捕捞,依法作业,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张连华摄(人民视觉)

②4月22日,江西省南丰县农机部门正在该县市山镇包坊村向农民推介各种新型农机、无人机,现场演示安全操作要领,吸引了许多农民群众观看。黎兴旺摄(人民视觉)

③7月18日,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在天山脚下喀尔坎特大草原上的西域赛马场开幕,当日,昭苏县牧场上演万马奔腾场景。王志清摄(人民视觉)

④8月20日,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上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稻菽飘香。宋文摄(人民视觉)

⑤8月23日,农民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辣椒加工厂房里烘烤辣椒。左禹华摄(人民视觉)

中国农业:大步迈上新台阶从“吃不饱”到五谷丰登

这70年,中国人不断努力,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年中国粮食产量亿斤,人均粮食产量公斤,无法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年粮食产量亿斤。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启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彻底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年,中国粮食产量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中共十八大以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年粮食产量亿斤,比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人均粮食产量公斤,比年增长1.3倍,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从单一种植到产业多元

有个数字,意味深长。

年以来,从事农林牧副渔的农村从业人员人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农村人员数量都出现了绝对增长。

人数变化背后,是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的深远变化。

中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随着时间推移显著下降,但仍占据着最主要位置;牧业产值所占比重随着时间推移显著上升,渔业产值后期比重快速上升,林业产值比重变化基本不大。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年增长17.2倍,年均增长4.5%。从产值构成来看,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的比重为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11.2%和1.3%。改革开放以来,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57.1%,比年下降28.8个百分点;林业占5.0%,提高3.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6.6%,提高15.4个百分点;渔业占11.3%,提高10.0个百分点。

如今,中国农、牧、渔、林的大农业产业格局已然成型。

从人扛牛拉到机械作业

老照片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在耕地里往往是要么牵着牛,要么扛着锄头。如今走遍中国,看到最多的是大小机械屹立田间地头;看不到的是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科技也已在田间地头发挥作用。

70年来,从人扛牛拉的传统生产方式,发展成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生产方式,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70年来,从“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

如今,中国已经从几个农业试验场发展成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完整,涵盖科研、推广和教育等领域。从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发展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中国农村:绿水青山更宜居从偏远难行到村村通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部分农村照明要靠煤油灯,饮水直接从井水、河水中取。

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农村建设有了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电气化有序推进。农村用电量由年的0.5亿千瓦时增加到年的亿千瓦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乡村饮水状况大幅改善。农普结果显示,47.7%的农户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公路和网络建设成效明显,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由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年的万公里。截至年底,99.6%的乡镇、99.5%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99.1%的乡镇、96.5%的建制村通了客车,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农普结果显示,61.9%的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99.5%的村通电话,82.8%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8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日益干净整洁。

从师资短缺到学有所教

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升的背后,是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其提供了强大支撑。

乡村教育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教育十分落后。截至年3月,全国92.7%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卫生事业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年全国乡镇卫生院3.6万个,床位万张,卫生人员万人;村卫生室62.2万个,人员达万人。

“养老难”问题逐步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养老保障尚属空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全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年的77岁。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卫生、农村沼气、农村用电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中国农民:小康关键看老乡从一穷二白到脱贫摘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极低,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4元。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随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此外,通过积极发展乡村经济,农民的就业状况也逐步改善,年乡村就业人员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当年价)衡量,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为97.5%,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中共十八大以来,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1.7%,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

从节衣缩食到手机入户

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力度,农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扣除物价因素,比年实际增长40.0倍,年均实际增长5.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69,比年下降了0.64。

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年下降了38.5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农民拥有移动电话部、计算机26.9台、汽车22.3辆、空调65.2台、热水器68.7台、微波炉17.7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年达到47.3平方米,比年增加39.2平方米。

如今,农民们不再只注重基本生存需求,开始重视个人消费满足感,在教育、文化和娱乐等方面的费用越来越高。

从下地锄禾到新型职业农民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就业人员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外出就业明显。年农民工万人,其中,到乡外就业的农民工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万人。

与此同时,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截至年底,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万人。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开拓新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本版资料、数据参考自《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国家统计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