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但凡说起古代中原和亲的历史,我们大家知道一定是王昭君和文成公主。其实,此前还有更早的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只是史上鲜有提起而世人不得而知。
昭君出塞■乌孙族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早在西汉以前已在河西走廊活动,与月氏为邻。朝暮相处难免生隙,后月氏攻击乌孙,乌孙族大败被迫西迁至伊犁河流域附近,并依附匈奴。昆莫难兜靡被月氏杀害时,猎骄靡还在襁褓中,被遗弃荒郊之中。传说乌鸦找肉喂养猎骄靡,狼又为他哺乳。匈奴冒顿单于见状以为是神,遂收养幼子猎骄靡并抚养成人。
古代乌孙国地形分布图长大后猎骄靡复仇心切,加上匈奴的支持大败伊犁河流域的月氏(那时候月氏也被匈奴赶到此处),月氏被迫南迁。从此,在猎骄靡领导下乌孙在伊犁河流域建立起真正的乌孙国。因没有威胁乌孙国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逐渐成为西域大国,不再听从匈奴的差遣。乌孙国首都赤谷城,在今新疆伊犁州的昭苏县。活动范围在巴尔喀什湖东南及伊犁河流域。
隆重的和亲场面■和亲,其实早已有之。在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之前,西汉初期刘邦自“白登之围”受困后,迫于匈奴压力,被迫采取耻辱的联姻讲和政策。那时候针对的只是匈奴一方,据说有好几个汉朝公主,可能史学家因过于羞耻而不愿提及。
到汉武帝时期,化被动为主动。匈奴本已强大,那时乌孙又是西域大国,势力仅次于匈奴。当然汉武帝不愿看到他们走到一起,只有联合乌孙断其匈奴右臂才是上策。让汉朝公主下嫁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当然这不是先前的被动式。
刘细君剧照■细君公主:原名刘细君,皇室江都王刘建之女。从小天资聪颖,容貌过人。因刘建起兵谋反,罪臣之女被选中远嫁西域戴罪立功,可能有此意。细君公主16岁嫁给年老的猎骄靡,不久老国王作别人世。按照草原习俗儿子须娶母亲作妻。因猎骄靡儿子早已死去故由其孙子军须靡继承。面对如此有有悖于中原伦理道德的婚俗习惯,细君上书汉武帝。汉武帝回信云:“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看到大雁,不由心生感慨作诗《黄鹄歌》由于家庭变故,父母亲双亡。细君公主从小谨慎翼翼,多愁善感。胡人陋习的不适更使公主思乡心切,一日看到南飞的大雁。不由心生感慨作诗《黄鹄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悲歌后来传至帝都长安,汉武帝看了这首诗,也不禁为之潸然泪下。因长期的抑郁寡欢,五年后刘细君含恨而终,享年22岁。
作为和亲公主嫁到乌孙国,刘细君学识丰富,懂诗词通五音,其不卑不亢的性格赢得乌孙国上下的敬重。她的忍辱负重为汉朝边疆换来几十年的稳定和安宁,同时也给当地的游牧民族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这是史上第一次有名有姓下嫁西域有记载的和亲故事,说刘细君是和亲第一人并不过分。
解忧公主剧照■相较于细君公主,解忧公主性感开朗。当刘细君去世后乌孙国再次修书汉朝请求和亲,朝廷下旨解忧公主一口应承下来。历经四朝三嫁乌孙国王。解忧均坦然面对,肩负汉家使命积极参与国内一切事务,发展经济搞好周边国家关系。前后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直到晚年七十多岁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长安城。她一直周旋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配合汉朝遏制匈奴,对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伟大贡献。
公元前71年游说乌孙王出兵5万,配合汉朝15万大军从西面夹击匈奴。这一次战役自霍去病漠北之战后又一次重创匈奴,匈奴损失惨重,从此一阕不振。
■所以说:男儿浴血疆场保家卫国,女儿家的柔情似水一样能力挽狂澜。细君、解忧两位公主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跨越半个世纪,代表国家使命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终于圆满实现了。自张骞联合大月氏失败后,想不到看似若弱的汉家女子也能扛起半边天,捍卫了我们中华民族疆域的完整做出不朽的贡献。比起王昭君与文成公主的丰功伟绩丝毫也不逊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崛起于蒙古高原的柔然曾经数次攻打乌孙国。乌孙再一次漂泊南迁至葱岭,从此不再独立成国,直至在史籍上消失。
昭苏牧场万亩油菜花■乌孙国首都赤谷城及夏特城都在今天的昭苏县,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为中亚内陆腹地的一个群山环抱的高山盆地中。雨水充沛,风景优美。是新疆境内唯一一个没有荒漠的县,是一个绝好的天然牧场。
细君公主塑像在新疆新源县那拉提风景区,细君公主雕像静静地矗立在草场上。它高约2米,面容圆润,楚楚动人,怀抱琵琶仿佛在低声吟唱那首千古绝唱《黄鹄歌》的悲乡情愁!
-END-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