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刊编辑部·马晴晴
你的城市入冬了吗?
在中国最北部的黑龙江,有人用块冰盖了一栋冰屋,在里面切冰块、吃火锅,玩得不亦乐乎。
而在祖国西南的川藏地区,水还没有结冰,一派秋日景象。
但是在年冬天,纵观祖国河山,最美的风景一定是新疆雪地上的万马奔腾。
这段视频让人恍如置身快意恩仇的江湖之中,红衣白雪,一人一骑,格外潇洒。
比画面更美的,是背后的故事。在雪地上策马奔驰的红衣女子,名叫贺娇龙,她是新疆昭苏县的副县长。为了宣传当地的特色旅游业,她特别策划拍摄了这次雪地骑马的视频。
△来源于贺县长说昭苏
视频爆火之后,贺娇龙赶紧借势宣传,与其他网红不同,她最大的愿望是借着这一波流量,把昭苏县的特产和旅游推销出去,让农民和牧民们早日致富。
像贺娇龙一般想尽办法助力扶贫事业的,还有四川理塘。
在丁真凭笑容走红后,理塘文旅立刻赶在经纪公司和网红公司之前,把丁真签约为理塘县的旅游大使,借助丁真红出国界的帅气,给理塘带来一波宣传。
很多人质疑这样的“网红路线”到底能给扶贫带来怎样的改变,也有人怀疑这不过是一场炒作,但是事实证明,仅仅一个丁真,就让理塘的搜索热度上升了%,许多人都说想亲眼去看看丁真家乡的风景。
中国的扶贫工作总是如此,不放过任何可能,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这样的努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悄悄改变了7亿多人的命运……
比尔盖茨曾这样评价:“中国扶贫是世界史上最惊人进步之一。”
这句话足以概括中国扶贫的成就,却不能概括中国人在扶贫工作上做出的牺牲。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回看这几十年的脱贫历程,一切改变都是从修路开始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改变川藏地区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国就开始修川藏公路。
当时勘探技术落后,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只能靠人一步步地丈量,边走边寻找架桥的办法。
一路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两千多名工程兵因为修桥过程中的各种意外不幸牺牲。
在建设怒江桥时,一位战士由于过度疲劳,不慎掉进了满是混凝土的桥墩。他的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都没能将他从混凝土中救出来,只好将他的遗体留在桥墩里。
事后,几位老兵哭着说,当时一个不小心就见人下去了,很快就看不见了,最后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后来他们努力寻找,却始终没办法确定具体是哪一位战友掉落下去。
他们在桥边为修桥过程中牺牲的战友们修了一座衣冠冢,每年都会去桥边祭拜。
60多年以后,怒江桥拆除,旁边建起了新桥,那根战士牺牲的桥墩,却被留在新桥的旁边,作为一座永远的纪念碑。
现在的中国,无论多么荒凉偏远的地区,都会有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让人们可以走出去,也让当地的特色产品可以运出去。
海浪动不动就超过20米的平潭海峡,有一座踏浪而起的大桥,让老外们啧啧称奇。
而在川滇黔的悬崖峭壁之间,有一座突破不可能的鸡鸣三省大桥,连通了三地。
这些桥挑战着人们的认知,刷新着建筑史的记录,也一次次把中国基建的数字提升起来。
截至年末,全国公路桥梁85.15万座,总长达.59万米,早已远远将其他国家甩开。
随着交通顺畅了,贸易就畅通了,出行的方式多了,赚钱的路子也就多了。
国外总有人质疑,像中国这样发展迅速的国家,不过是牺牲环境换发展而已。
一切却正好相反,中国在扶贫致富的道路上,从没忘记保护环境,甚至无声无息地将沙漠变为绿洲,让沙尘暴消失。
在去年,美国NASA发布新闻,说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四分之一的成绩,都是中国创造的。
其中最大的奇迹,莫过于毛乌素沙漠变为绿洲。今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宣称: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
毛乌素,原意为“不好的水”,暗指这片土地水土流失严重,难以生存。
上世纪五十年代,榆林由于沙尘暴严重,很多人被迫逃荒离开,还留下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
扶贫干部到当地工作,前一夜辛辛苦苦种下的菜苗,第二天一场沙尘暴就连地皮卷走,当地人只能吃糠咽菜,过得苦不堪言。
从此,他们坚定了治沙的决心,若不治好沙,就无法改变当地人的贫困。
改变从不是一天两天,一人两人就能完成的。几代人从爷爷到孙儿都在和沙漠作斗争,挖个坑播种,细沙马上就把坑抚平;栽一亩树苗,一阵狂风就把它们折断。
他们四处学技术,在治沙中不断战胜各种天灾,终于默默“消化了”沙子,把绿色夺回来了。
在治理沙尘暴方面,同样是一批坚定不移的中国人,不眠不休地在生态破坏地区建好了三北防护林。
原本只有一棵树的塞罕坝,黄沙漫天,毫无生机。
在高寒,高海拔,少雨,大风,沙化的条件下,三代造林人一辈辈接力,一次次实验如何能养活落叶松,终于找到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让树苗成活的方法。
曾经的不毛之地,最终成了美丽的森林公园。
△英国游客拍摄的塞罕坝
随着环境的改善,治沙的地区开启了新生活。蓝天绿水的奇迹,也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参观。
从此,北方春天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也渐渐消失,成为了一代人儿时的回忆,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当地的荒漠与贫困。
中国人的扶贫之路,从不局限于基建和环境,扶贫最核心的奥义,就是让人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认真翻看这几十年来同一个地方在扶贫前后的变迁,中国扶贫化腐朽为神奇真让人惊呼,简直就是奇迹!
从破烂漏风的教室,到窗明几净的校舍,孩子们读书追梦的环境变了。
从泥泞不堪的村路,到平整宽阔的水泥路,乡民们通向世界的脚步快了。
曾经摇摇欲坠的危房,变成了整齐有序的砖瓦房。
落后小村庄的困难人口,搬迁去了美丽富饶的新城镇。
扶贫这件事,扶起一人不难,扶起一时不难,难的是让整个中国都不再有人吃不饱、穿不暖,难的是让整个中华民族就此断了穷根,再不会返贫。
记得《辉煌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中国若想让人民永远告别贫困,必须继续向前走,要努力地超越自己,超越过去,真正创造历史,创造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将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与创造者。每一个为美好明天奋斗的普通人,都在努力创造幸福的中国。
点个,为中国扶贫点赞,为努力生活的自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