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出过1个女英雄,和清军一起战斗,率领

甘肃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73.html

格登山在昭苏县以西60余公里处,“格登”是蒙古语“脑后骨高”之意,形容此山拱起如后脑骨。林则徐有诗:“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勒马回首,林公内心充满眷恋之情,不仅有山河的风景,更有英雄的事迹。

在格登山上,有一座碑,平定准噶尔勒铭碑,立于年,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是这座碑让格登山声名远播。乾隆在碑文中说:“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他将自己的功绩与汉唐在西域的作为做了对比,认为自己更高一层,既收复了疆土,更收复了人心。

我们不对这种“对比”做评议,只想说这碑背后的几位英雄,两个男英雄和一个女英雄。

.英雄一声吼,活捉人

清统一准噶尔之战长达近70年,乾隆二十三年(年)才宣告结束,其中一场战役是非常有名的,即平定达瓦齐中的格登山之战。这中间出了个大英雄阿玉锡。年,五万清军出师伊犁,参加平定准噶尔之役,准噶尔部总台吉达瓦齐率近万人退守格登山。阿玉锡带了一支只有20多人的骑兵队伍前往侦察,傍晚时分,他们到达格登山山顶。当看到格登山军营内的混乱局面,阿玉锡决定来个奇袭。

史书里说,阿玉锡和那些侦察的勇士们“拍马横矛,搴纛大呼,枪矢并发,声震山谷”,最终“擒获大小首领二十余人,降者六千五百人,达瓦齐率残部落荒而逃”。20多个人,能让一支万人的军队溃败,还捉住了其中的六千多人,无疑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对此,有人说,就是捉六千多只羊,阿玉锡他们也得花一阵子工夫,但他们却在瞬间完成了这一壮举,显得非常不可思议。我们要说的是,羊与人的不同在于人会投降,而羊不会,捉羊,羊要上蹿下跳、到处乱跑,但人可能就不会了,只要举起双手即可。

阿玉锡他们声震山谷的“大呼”,吓破敌胆,也便成了大英雄。事后,乾隆御笔题写长诗,其中几句是这样的:“神勇有如阿玉锡,知方亦复如报恩。今我作歌壮生色,千秋以后斯人闻。”阿玉锡的形象也被郎世宁作成《持矛荡寇图》,悬挂于紫光阁,列入平准五十功臣之中。

.英雄无需吼,青史亦留英名

与阿玉锡相比起来,有一个人比较沉默,他没有吼,但在青史中亦留下了英名。他的名字叫博尔济吉特·班第,蒙古镶黄旗人,官学生出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湖广总督、兵部尚书。乾隆二十年(年),被授予定边将军之职,领兵西征准噶尔。

没有疑问,班第是阿玉锡的领导,史书里说,当年四月,班第率军至博罗塔拉(今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得知达瓦齐在伊犁无备,令军急进,攻克伊犁,致使达瓦齐以万人保格登山。阿玉锡出场后,史书里的描述是这样的:达瓦齐以万人保格登山,侍卫阿玉锡以二十馀骑击之,惊走。上(皇帝)奖班第功,封一等诚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金黄绦朝珠。班第以伊犁厄鲁特生计甚艰,不足供大兵。

这时候,英雄“惊走”敌兵,清军虽歼灭了准噶尔部军队主力,但其统帅仍在草原上的艰难度日,班第还想着大军要吃什么,下一步的仗怎么打。直到当年六月,仅带家属和少数亲信翻越天山达坂向南逃窜的达瓦齐,被乌什的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捕获,押解至清军大营,班第才松了一口气。

其后,达瓦齐被献俘京师,班第被留在了草原。表面上,强盛数世纪的准噶尔汗国已经灭亡,蒙古贵族及其后裔在天山南北地区长达五百余年的统治也已结束,但到了八月,事情又来了。原因是“上察阿睦尔撒纳有异志,令班第严约束”,而这个阿睦尔撒纳也最终反了,把变乱复起的苦难再一次带给了草原,使清廷不得不组织第二次远征伊犁。

阿睦尔撒纳是谁?清朝厄鲁特蒙古辉特部台吉,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外孙。曾助达瓦齐袭杀喇嘛达尔札夺取汗位,不久又与达瓦齐发生火并,被击败。为借助清军之力翦除政敌,归附清廷,被封为亲王。年,清军征伐达瓦齐时,任定边左副将军。

达瓦齐被擒后,阿睦尔撒纳的野心瞬间膨胀了起来,以“总汗”自居,迫不及待地发动了新的叛乱。朝廷以入觐为名,准备将他召入内地,将其剪除,但他走到半道上却杀了回来。班第以五百人应战,最终被包围,班第拔剑自刭。英雄的故事在这里成了马革裹尸,清史中说,“丧还,上亲临奠”,为后五十功臣首。

.英雄不留名,却成智慧化身

吼或者不吼,阿玉锡与班第都是留下名的英雄,与他们相比,有一位女英雄却没能留下名字。这位女英雄是车臣默尔根哈敦,哈敦是王后的意思,车臣默尔根意为聪明、智慧,但这是她的尊号。最终陪伴班第将军的那五百士兵中有一百人是她派出的。

车臣默尔根哈敦的丈夫叫达什达瓦。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统治权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混战,达什达瓦和他的儿子图鲁巴图也被卷入了这场混战,结果两人都在混战中被杀。其后,达什达瓦的部众集于其妻的统辖之下。这支部众近万人,能够上马参加战斗的约有人,成为各派势力拉拢的对象。

达瓦齐被消灭后,阿睦尔撒纳也盯上达什达瓦的部众,首先提出要娶达什达瓦的女儿做自己的妻子,但被达什达瓦的妻子拒绝,随后又提出让自己的外甥来管理达什达瓦的部众,再次被达什达瓦的妻子拒绝。即便如此,阿睦尔撒纳仍不死心,时常采取恫吓等手段来威胁达什达瓦的妻子,让达什达瓦的妻子看清了他的险恶用心。

班第被围后,达什达瓦的妻子坚定地与清军一起战斗,派出骑兵前往解围,但这杯水车薪的兵员,最终只能与班第将军一道战死。其后,达什达瓦的妻子觉得仅靠达什达瓦的部众根本无力回天,为摆脱全族人被阿睦尔撒纳吞并,决定趁乱转移,向着清廷在东疆地区的西北大营巴里坤前行。一个女人带领着一支部众跋山涉水的艰难由此开始。阿睦尔撒纳听到消息,先后两次进行围截,但却没能阻挡达什达瓦部转移的脚步,达什达瓦人的战刀因此被鲜血染红。

到达巴里坤后,达什达瓦的妻子和部众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因为达什达瓦人的迁移同时是场反对分裂的正义行动,朝廷除了拨调大批银两、牛羊、茶叶接济他们,给他们嘉奖外,乾隆还派出钦差封赐达什达瓦的妻子为“车臣默尔根哈敦”。虽说,由于年代远久,达什达瓦的妻子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却被遗失在了草原上,但“车臣默尔根哈敦”这个封号却永远活在达什达瓦人的心中。

(本文图片本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