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宁市出发
来到了“重走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
霍尔果斯口岸
9月3日12时10分
当象征着国家主权
雄伟庄严的霍尔果斯口岸
出现在眼前时
采访组每个人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采访组到达霍尔果斯口岸
//
千年驿站讲述丝路历史
//
在新疆伊犁,坐落着一座千年驿站、百年口岸,它的名字叫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它,西承中亚五国,是我国著名的“西大门”。
霍尔果斯,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
历史上的霍尔果斯,一直都是专司边贸的口岸,是西域交通的重要通道。如今的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的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经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国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在这里结束。
霍尔果斯口岸有着多年的通关历史,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陆路口岸,也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距离最近、最便捷的窗口。
霍尔果斯,从千年前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中走来,历经风霜,传载荣耀,成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
六代国门见证口岸变迁
//
“20世纪60年代的霍尔果斯还是一片荒滩戈壁,第一代国门联检厅是一座五六间房连为一体的平房,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往。我们目前看到的是第六代国门,与以前的通关条件和通关环境也是天壤之别。”通过霍尔果斯市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工作人员的讲解,霍尔果斯口岸清晰的发展脉络呈现在采访组面前。
采访组在霍尔果斯口岸采访
年,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为了满足当时通关过货的承载需求,国门迎来第一次“升级”。第二代国门重新选了址,进行了扩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20世纪90年代初,第三代国门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国务院批准建立霍尔果斯口岸边民互市市场,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内陆边民贸易市场。也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边贸市场,被誉为“西部口岸第一市”。
再后来,随着外贸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第四代、第五代国门。20世纪90年代中期,霍尔果斯第四代国门联检厅投入使用,比第三代国门联检厅前移了一公里多,是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通道国门。年以来,霍尔果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霍尔果斯口岸在第四代国门基础上拓宽加高过货通道,改造为第五代国门。
霍尔果斯老口岸(第五代国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边境贸易的增强,年9月27日,位于中哈“双西公路”交会处的霍尔果斯南部联检区———第六代国门正式启用。为了提高通关效率,第六代国门采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查稽查验设备,旅客只需按指纹、刷脸,仅需15秒就可快速通关。货车查验方面,采用一站式查验和一次性通关,成倍提高通关速度。第六代国门启用后,极大地提高了霍尔果斯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水平。
蓝天白云下,新国门大气端庄,“中华人民共和国霍尔果斯口岸”几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等待通关的货车有序排队,依次通过国门……走进霍尔果斯口岸,目睹新国门新景象,采访组成员心生自豪。
记者手记
跨越千山万
水见证丝路变迁
为迎接即将举行的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弘扬丝绸文化、传承丝路精神、展示丝韵风采、擦亮南充“中国绸都”金字招牌,南充日报社联合高坪区人民政府举行“丝路寻踪源点南充———重走丝绸之路”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大型文化采风活动。
8月9日,采访组从南充出发,历时近一个月时间,跨越川陕甘青新多地,往返行程近2万公里,顺着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历史印痕,穿行茫茫戈壁,跨越千山万水,一路见证新丝路的变迁。
01
这一路,山高水长
年4月,在高坪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充日报社联合高坪区联合开展了“丝路寻踪源点南充———重走南方丝绸之路”文化采风活动。南充晚报记者李波全程参与采访报道。
时隔3年,“丝路寻踪源点南充———重走丝绸之路”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大型文化采风活动启动,已安享退休生活的李波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再次加入采访队伍,踏上北方丝绸之路采访的漫漫征程。他也是参与此次文化采风活动中唯一一个走完全程的前线记者。
近一个月来,李波与采访组的其他成员一道晓行夜宿,穿行西部各地,千方百计走近采访对象,从前方发回了一篇篇鲜活的报道。“行走新丝路,我不仅见证了祖国西部疆土的壮美,也用文字记录下西部的发展变化。有生之年能踏上丝绸古道讲述新丝路故事,作为一名职业新闻工作者,值了!”一路走来,山高水长,这是今年64岁的李波发自内心的感慨。
02
这一行,丝路传情
从“丝绸源点”出发,此行跨越川陕甘青新多地,历时近一个月,往返行程近2万公里,因人地生疏,采访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采访组分成两批人马接力,沿着古丝绸之路采访报道,从前方先后发回近20篇系列报道。一路沿着古丝路探源,讲述南充故事,传递南充声音,宣传南充文化旅游资源。采访组不仅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也展示了新丝路上各地的风土人情、发展变迁。
采访途中,哈密日报社给予采访组大力支持,不仅派出记者全程参与报道,还以《探访东天山再续丝路传奇》为题,用一个整版刊载了采访组采写的报道。蔡增乐是《哈密日报》的资深摄影记者,拍摄的有关兰新高铁的新闻图片曾获中国新闻奖摄影类三等奖。采访组在哈密采访期间,他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带领采访组寻找古丝绸之路在哈密的历史遗址,想方设法为采访组提供帮助。
两地媒体联合采访,在哈密境内的两天行程下来,蔡增乐感慨良多:“行走新丝路,不仅搭建了媒体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也增进了沿线各地城市交流合作。能参与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03
这一次,收获乡恋
探源古丝路历史,展示新丝路风采。一路走来,采访组也收获了浓浓的乡情。
听说是家乡来的媒体记者,乌鲁木齐南充商会在新疆的南充籍企业家自发从吐鲁番、石河子、昌吉、克拉玛依等地赶来,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向采访组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并盛情邀请采访组前往各自的企业参观,同时对采访组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谈创业艰辛历程,话回乡发展心声,浓浓的乡音不仅拉近了距离,也让采访组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在新疆快30年了,能见到家乡来的记者到我们这里采访,真是太幸福了!”9月2日14时,当采访组走进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时,张勋、陈春芬夫妇握住记者的手激动地说。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西充县宏桥乡的张勋夫妇来到昭苏县打工,希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困境,过上幸福生活。从帮别人种地挣工资到自己承包千余亩土地种麦子、玉米等经济作物,夫妇俩风里来雨里去,渐渐在新疆扎稳了脚根并有了自己的家,年收入已在20万元左右。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如今在新疆有车有房有钱挣的张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外漂泊久了,心里老是惦念着老家,等挣够了钱我要回家乡去建栋别墅安享晚年。”
采访组采访张勋夫妇
告别霍尔果斯,采访组也将踏上返程的归途,怀揣着感动和不舍一路前行,新丝路上的万般风情让人心生留恋。
采访组在旺苍红军城
采访组在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
采访组在哈密
“重走丝绸之路”采访组岳龙张亚斌李波祝安勇
发自霍尔果斯
编辑杨竹
责任编辑杜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