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嘎如泰苏木蒙古马文化产业园。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奔流不息的黄河养育着岸边人。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蔬菜瓜果种植基地。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现代化农牧业蓬勃发展。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勾勒出一个人人向往的桃花源。千年来,这个梦想之地被反复吟唱,桃花源也成为美好乡村的代名词。
近年来,九原区紧跟建设新型农村的步伐,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积极探索九原特色发展模式,乡村振兴之风吹绿了高原草甸,催熟了田垄麦苗,注入了农村牧区新活力,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前行。
找到产业兴旺金钥匙
清晨,伴着初升的太阳,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的赛马场上传来节奏整齐的马蹄声,骑手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此赛马场位于阿嘎如泰苏木的蒙古马文化产业园内,是包头中马马业有限公司与当地村集体合作社共同合作开展的项目,项目总占地约亩,总投资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明年计划开工建设平方米的室内马球综合馆、研发楼以及河道改造等。项目一上马,便成了阿嘎如泰苏木的经济支柱,不仅带动着阿嘎如泰苏木各嘎查村的餐饮、旅游业发展,也给这里的牧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居住在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的张金元如今除了种地外还拥有着另一份工作——给蒙古马文化产业园的多匹马喂草料。守在“家门口”上班,只需工作半天时间,既不耽误种地,又能增加一份收入,张金元感到生活充实而惬意。
据了解,近年来,阿嘎如泰苏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完善村企融合机制,整合各类合作组织,健全村集体、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建成一批又一批集体经济项目。各嘎查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75万元,最多的达到万元,村级组织分红覆盖率在九原区排名第一,农牧民年均纯收入连年提高。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九原区抓住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机遇,加速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仓储物流等产业,实现农业农村多功能产业化和乡村价值深度开发。
阿嘎如泰苏木梅力更嘎查的圣高旺牧业实行订单农业,与种植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奶牛养殖生产逐步科学化、数字化;乌兰计五村的舌尖管家依托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和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打造以食材为主要产品的现代新零售格局,成为老百姓厨房食材配送专家;哈林格尔镇锁纳村的田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瓜果种植基地,每年可为包头市场提供优质蔬菜万公斤,带动当地农民72户共同致富……九原区现代农牧业持续提质增效,不断释放出农村发展活力。目前,全区共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43家,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落地企业12家,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超过70%。
唱响生态宜居最强音
“家门口修了路,平坦通畅,去哪儿都方便!”“现在我们也有小广场,健健身,跳跳舞,日子舒坦得很。”“户户都配备垃圾桶,定期有人来回收,村里的变化真不小呀。”……走进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打圪坝村,村民们对近几年的乡村面貌变化赞不绝口。
九原区聚焦村情实际,通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道路硬化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如今,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留住了乡愁和村庄的烟火气息,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打造“高颜值”的农村牧区,让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农牧民群众的美好向往。
从年起,九原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污水治理与厕所改造有效结合,改造户厕户,使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污水横流,如厕困难”的日子。此外,累计投入万元,建成垃圾转运站13座,购置垃圾清运车辆辆,投放垃圾箱个、各类垃圾桶3万余个,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定时回收、统一清运、集中处理,形成“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九原区农牧局乡村振兴办主任刘治国说,从年—年,九原区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环境优、生态美的新农村变得愈加宜居。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人居画中。经过多年的人居环境治理,九原区依托自身特色,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美其美的现代版“桃花源”,沿黄体验游、沿山休闲游、特色农业游等多种旅游模式发展态势喜人,释放出“美丽经济”新活力,村民们在好风景里找寻着好日子。
创新社会治理新路径
“这是我们社会治理的查询平台,网格化服务机制、三务公开、五人理事会等内容都可在平台上显示,随时随地能查询。”阿嘎如泰苏木组织委员姜涛熟练操作着查询系统。
据了解,在近期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阿嘎如泰苏木各嘎查村坚持入户排查全覆盖,调动38名网格员,对网格内常住人口,假期返乡探亲人员分类实行动态监管,挂图作战,每天上报信息、汇总人员流动情况,确保网格员、嘎查村干部对每日排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干部们纷纷表示,迎战疫情,没有措手不及的慌乱,而是忙而不乱、快而不慌。这背后,源自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的坚实支撑,得益于效率高、数字化的网格化服务机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乡村振兴,真正激活乡村活力,农村基层的社会治理自然不可缺位。而积极探索网格化的治理模式、推动服务和管理下沉,形成上下通畅、精细高效的乡村治理机制,只是九原区推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九原区牢牢锚定“党建+基层治理”主攻方向,持续提升农村治理效能,高标准打造农村牧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提升农村牧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走一条乡村治理的善治之路。一方面,通过推进党的基层组织与基层治理组织一体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带群建”的有效途径,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基层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健全多元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探索建立党领导下的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将贤达人士聚集起来,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水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面对新挑战,迎接新机遇,九原区将牢记战略定位,勇担历史使命,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创现代化美好九原新农村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放眼未来,“十四五”时期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一个个时间坐标标注着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九原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必将上演更多奇迹与辉煌。(九原区融媒体中心张慧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