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日伪时期梨树县第一座水泥桥

偏脸城水泥大桥,坐落于昭苏太河上,它是梨树境内首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梁。昭苏太河是梨树县境内第二大河流,境内流长85.7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位于县内南北交通要道上。年,日本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掠夺物产资源,扼守交通要道,经过充分的水文地质调查、勘测、设计、论证等技术和物资准备,决定在梨树至公主岭警备道南北跨昭苏太河桥的老渡口西米处和三棵树原太平桥处分别建筑水泥桥梁,取名为偏脸城桥和三棵树桥。建筑资金由伪县公署拨款,工程技术由日本人设计,中国劳工从事建造。年8月,桥梁建筑竣工,这是梨树县最早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桥梁。

偏脸城桥长96米,桥面宽5.5米,9墩8孔,每孔12米,荷载量9吨,丁字架重力式结构。全桥由8段独立桥面组成,每段桥面间有3厘米的伸缩缝,缝隙用丁字形角钢覆盖。两侧栏杆按8段桥面构筑。每段栏杆两端有1米高、20厘米宽的并立方形双立柱。立柱间横栏连接,横栏与立柱同宽,横栏下有10厘米方形小横栏与小立柱相交,呈十字形花式结构。

偏脸城桥栏杆与桥面相连,由钢筋混凝土模板捣制而成,坚固美观。桥两端的方形立柱高1米、宽40厘米。栏柱正面镶嵌有宽边木字,经年累月,木字掉落,字迹变成阴刻。面向大桥,桥右侧栏柱上刻“偏脸城桥”四个大字,左侧栏柱刻“康德六年八月竣工”八个小字。大桥建成后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竣工剪彩仪式由伪县长祖光勋、副县长中村善一(日本人)现场主持,伪新京、奉天省的官员、梨树县各界名流参加。

偏脸城桥质量优良,桥体坚固。桥建成后,在桥的南、北、东三个方向开辟了新路。南段新开路由霍家店直奔大桥,北段新开路经偏脸城西墙通往榆树台,东段至老渡口北岸通往东河镇。此桥一直沿用,直至年4月在原桥西侧建新桥。

关于建桥时间,《梨树县志》(年版)第二章桥涵渡口部分记载:“日伪统治者修建的偏脸城桥和三棵树桥,二桥均建于年”。据徐谦在《沧桑偏脸城》一书“偏脸城大桥轶事”中记载:“桥两端右侧栏桩繁体正楷‘偏脸城桥’四个大字,左侧栏柱写有‘康德六年八月竣工’八个小字……年栏桩拆除。”文字爱好者刘景江在博客中两次记载修桥时间,均为“康德六年”。

为了进一步考证与证实梨树偏脸城大桥的修建时间,本人广泛查找资料。年夏,在县实验小学盖国林老师手中找到了照片,此照片拍摄于年,是偏脸城桥桥头照片,经辨认确定偏脸城桥左侧栏柱上写的是“康德六年八月竣工”八个小字,即年8月竣工。由此可见,《梨树县志》记载时间有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