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克奇村天马奔腾日子欢腾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小宓

奶茶飘香,金黄的包尔萨克已出锅,杏干、葡萄干等干果整齐地摆在小碟中。5月16日一大早,昭苏县喀拉苏镇阿克奇村村民加孜拉·俄热卡特热忙着为游客准备早餐,她是阿合特列克民俗家访点的女主人。骑马看日出、挤奶熬奶茶、共唱跳歌舞……游客在阿克奇村的日子过得热热闹闹。

风筝长廊是游客喜欢的打卡点。通讯员李文武摄

作为昭苏县第一个民俗旅游村,昭苏天马国际旅游节(以下简称“天马节”)的成功举办为这里吸引了大批游客。该村72户牧民中,开牧家乐、游客家访点及民宿的有31户。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热情好客的牧家乐主人,又为昭苏旅游增色不少。

从牧民到老板

早饭后,加孜拉整理着民宿的房间,靠垫、刺绣桌布,窗台上含苞待放的花,墙边盖着白纱的被褥,每一处都朴实温暖。最显眼的是床上铺着的一块花毡。

加孜拉指着花毡说:“要捻羊毛、染色、擀毡,一点点绣,绣这样一块至少要花2年时间。以前我都是自己绣,现在花元钱就买上了。”这块花毡是加孜拉自己挣的钱买的。以前,丈夫阿合特列克·艾赛提在外放牧,加孜拉在家做饭带孩子,每年5月进山,8月转场回到牧民安居点。

结合牧民定居工程,昭苏决定打造民俗旅游村。因景色优美、交通便利,离夏塔景区、赛马场近,阿克奇村成为首选之地,加孜拉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牧民。不再转场进山放牧,牛羊马就在不远处饲养,夏天特别是“天马节”期间,全家人都会围着游客转。

“我的奶奶、妈妈,煮奶茶做饭都很好,但是只有我,靠做饭自己挣钱了。”从牧民到大厨再到老板,加孜拉觉得生活充实多了。

节庆拉动旅游

李文武和同事们已着手张罗今年“天马节”的筹备工作。作为昭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已经参与了5年“天马节”筹办。

李文武说:“今年是第29届‘天马节’了,对我们当地的旅游带动效应非常大。年,‘天马节’期间旅游收入为19.3亿元,吸引游客万人次,旅游企业、当地牧民、政府和游客四方受益。”

“天马节”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昭苏县的规划支持下,阿克奇民俗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嘎吾哈尔·叶斯克勒米斯是村里的旅游解说员。“刚开始大家就是给游客煮奶茶、做饭,唱歌、跳舞。慢慢地,我们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游客很感兴趣,现在民俗体验成为我们的招牌。”从早上学做早餐,到白天骑马、手工制作马鞭、学习刺绣,再到下午亲手挤奶,学习熬制奶茶……游客在这里能体验一把当牧民的感受。

游客正在学习制作马鞭。通讯员李文武摄

村民努尔布拉提·吾麻尔别克摆摊卖奶制品已有10年,自制的酸奶、马奶子、奶疙瘩很受欢迎。“游客多了嘛,来的地方越来越远。10年前,我每天只做一小桶两三公斤的酸奶,还卖不完。现在,每天能做两大桶的10公斤装酸奶,常常中午就卖完了。”他笑着说自己知道游客都从哪里来,“以前伊犁本地的多,现在外地的多,怎么区分呢?本地人爱喝马奶,外地人喝不惯,更喜欢喝酸奶。”

全民参与共享

李文武告诉记者:“昭苏县正在积极打造10个像阿克奇村一样的民俗旅游村。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正在享受旅游带来的福利。”

年,刚开家访点第一年,加孜拉一家一个月接待了多名游客,她不敢相信有那么多人来自己家吃饭。这些年,她家逐渐扩大了规模,除了提供餐饮,还在年开了4间民宿。旅游旺季,连吃带住,一天能接待上百名游客。加孜拉的丈夫阿合特列克说:“以前‘天马节’只有3天,现在是‘天马季’,从6月一直延续到10月。我家已经做好准备,相信今年接待游客数量能创纪录。”

村边就是一大片油菜花,花开的季节分外美丽。通讯员李文武摄

村里环境整洁优美。通讯员李文武摄

自然风景优美的阿克奇村,不但村民口袋鼓了,村“两委”也有了提升改造村人居环境的底气。近年来,该村修停车场、修路,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乡村,村子“颜值”更高了。现在,这里有米长的风筝长廊,有篝火露营广场,还建了烧烤区。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旅游业,享受到旅游红利。

加孜拉说:“我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政策好,游客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的大儿子13岁,他以后想当一名导游,我想不出来那时候昭苏该有多好。”

本文来源:天山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