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作文课段子手曹林标题就是缰绳

浙江24小时记者沈蒙和通讯员戴欣怡12月6日下午3点半,杭二中滨江校区报告厅里欢声笑语不断。把平素高冷的学霸们逗得前仰后合的,是《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曹林,以及他的评论写作“三部曲”。评论写作的思维阀门如何打开?怎样才能防止文章跑题?写好论述文可以采用哪些训练方式?在本届新少年作文大赛“名师作文课”现场,曹林向高中生们一一道来。杭二中学霸们的课后感想普遍是:精彩,实用。

段子满天飞的讲座

哈哈大笑后又觉得超实用

台上,曹林说:“小孩子经常挑食,为什么大人就不挑食?因为说孩子挑食的都是大人,如果让小孩发言的话,真相就是大人都买自己喜欢吃的,怎么会挑食呢?”

台下的高中生们顿时“哈哈哈哈……”这位著名媒体人的作文课,段子特多,每一个都暗藏深意,为他接下来要分享的写作观点做铺垫。比如“挑食”,他想表达的其实是思维对写作的重要性:“思维是写作的阀门,阀门没开,只能硬编;只有打开阀门,写文章才能一气呵成。”怎样打开评论写作的思维阀门?找出“缺席者”,即沉默的声音。“就是要跳出惯性思维,发现新闻里缺席的声音,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曹林解释说。例如,深圳有位校长每天站在校门口,让接孩子的家长把书包给孩子背。这条新闻引起热议:家长该不该帮孩子背书包?这么做到底是“培养自理能力”,还是反映出“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争论双方各执一词。曹林却留意到,讨论者都是家长,最重要的一方——孩子始终缺席。于是,他在评论文章中写到:“比起生活自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选择,大人们说的‘为孩子好’,很多都没听取过孩子的意见。”新闻事件中缺少的声音,通常会成为思维盲区。曹林认为,找到“缺席者”,不光是为了让观点新颖,也是为了甄别自己在思维过程中是否“被套路”。“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话常在朋友圈出现,很多媒体赞美科学家的时候,都喜欢“吊打”明星,认为科学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热度却远不如明星。“但科学家会这么认为吗?科学家会拿自己的收入、影响力去跟明星比吗?科学家需要媒体围着转吗?”曹林一连三个反问,让现场高中生陷入沉默。“这么一想就会发现,这些新闻都是其他人代替科学家发言,是媒体、营销号需要的热度,是对科学家身份的消费。很多科学家不仅不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