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警察哒哒哒,听到马蹄声,补给就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冬窝子”是生活在新疆北疆哈萨克族牧民在冬季放牧的临时居所。由于居住分散,冬季气候寒冷,住在“冬窝子”里的牧民过冬离不开必需的生活物资,然而,却经常遭遇风雪阻拦导致运输不畅,进入到那里只能靠骑马。于是,新疆伊犁州边境管理支队昭苏大队的民警们组成了多支“马背巡逻队”,除了要做边境巡护,还要为居住在“冬窝子”里的牧民们“雪中送炭”。07:34踏雪翻山巡护边境为牧民雪中送“炭”1月23日前后,新疆北疆遭遇今年最强降雪,造成多地道路封闭车辆被困。在位于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天山深处的阿合牙孜牧场,部分通往牧民“冬窝子”的马道被近半米厚的积雪覆盖。随后,1月27日,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民警提前采购了一批生活物资,由9名民警和9匹马组成“马背巡逻队”,为牧民送去过冬的物资,也开始了他们年第一次边境巡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民警王路:我们车上带的有牧民家里面经常用的面粉、清油、方便面,还有清油和蔬菜,因为现在牧民在冬窝子里面能吃上这些东西也是很艰难的,我们的车现在走到这个地方已经进不去了,要依靠身后的马匹在天黑之前把这些物资带到牧民家中。昭苏县阿合牙孜冬牧场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旁,长约40公里的河谷两侧,零星分布着十多个“冬窝子”和20多位哈萨克族牧民,也是“马背巡逻队”运送物资的目的地。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易于通行的山谷地带逐渐消失,海拔约有米高的连绵雪山,就成为“马背巡逻队”要跨越的第一个挑战。那里积雪足足有40厘米厚,加之上山的路段大部分是40度以上的陡坡,为了给马匹保存体力,有着20多年巡边经验的民警吐尔地和同事们,选择一脚深一脚浅地徒步趟雪上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吐尔地:厚的时候雪漫过膝盖,现在雪下面啥情况咱们都不知道,有些可能是窝窝子,深坑,咱们这样牵着马走比较安全一点。牵着马踩着雪爬山,对巡逻队员们以及马匹的体能都是极大考验。经过了多米徒步跋涉,下午1点左右,他们到达了一处平坦地带,在那里吃饭休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吐尔地:咱们的行程已经走了接近一半了,在这吃个午饭继续赶路,在这附近没有拴马的地方,把马腿先拴着,以免它跑了。记者:这家伙还是不听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吐尔地:对,这个马比较烈,不听话,刚才还差一点把我们一个同志摔下来了。冬季巡逻,民警们早已习惯了在雪地里用餐。用雪搓搓手,拿出装在编织袋里的干馕,搭配几口矿泉水,就是一顿午饭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防大队民警曹博文:进山的时候常常会错过饭点,我们就会带上馕、咸菜、水这些即食物品,走到半路的时候,就近找个空旷的地方,先吃一点垫吧垫吧。下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过了这个难走的路我们要骑上马,我们要尽快过去,要不然天黑了我们都到不了。经过短暂休整,“马背巡逻队”又继续赶路了。昭苏边境管理大队95后民警曹博文,老家在四川自贡,这是他在新疆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跟老民警们一起参与了十多次巡逻。除了骑马技巧日渐熟练外,他对整个阿合亚孜牧场的情况也已经了如指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防大队民警曹博文:牧民在这里因为是冬窝子,因为有很多的牛羊,为了防止牛羊混在一起,所以是散居为主,一户隔一户至少要隔7、8公里远。冬天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自己处理不了的话,可能需要自己骑马,到就近的信号塔(运营商通讯基站)才能打通电话,打到派出所,派出所才会立刻过来进行帮助。漫长的冬季里,居住在“冬窝子”里看护牲畜的牧民们不光盼着“马背巡逻队”来为他们运送急需的物资,也靠着他们来连接外接、获取紧急帮助。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防大队民警曹博文:冬窝子的辖区牧民分了一个互助小组,五户一组,我们称为五户救助小组,这样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五家人的力量就比一家人强大一些。经过翻山越岭,“马背巡逻队”在河谷中骑马行进3个多小时后,赶在太阳落山前,山脚下的牧民“冬窝子”终于近在眼前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防大队民警曹博文:马上要过这个河了,这个河宽的地方还行,窄的地方有冰面,特别滑,还很脆,大家过的时候跟着我的脚步。冬窝子里的“一团火”牧民加依拉和家人们也提前到屋外迎接“马背巡逻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边防大队民警曹博文:这是给你们带的东西,有吃的、有喝的、有药品、有小孩用的文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阿合牙孜牧场牧民加依拉:感谢你们专程过来看望我们,也感谢你们带来了米、面、油和蔬菜。有了这次物资补给,牧民加依拉一家就能好好过上一个月,等待2月底“马背巡逻队”再次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