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4日电(柳格格李毅)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科克亚乡吐万艾热克村,连片的万寿菊竞相开放,花田里到处是村民们采摘万寿菊的身影,浓郁的花香迎风飘过,让心醉的路人不禁驻足与鲜花合影;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亩的“超级棉田”里,农场工作人员正在平板电脑上远程操控智能节水灌溉系统,为棉花盖顶结桃浇灌水肥……广袤的新疆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蓬勃的希望。而在这些喜悦的背后,是电力工人忙碌的身影和默默的奉献。
“强”网新发展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新疆电网放在全国电网格局中重点统筹规划,“十三五”期间共投资亿元,持续优化新疆电网布局,统筹协调推进各级电网建设。
——年11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千伏第一通道建成投运,结束了新疆电网孤网运行历史,实现了新疆与西北电网的互联互通。
——年6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千伏第二通道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能力提升万千瓦时。
——年1月,哈密南—郑州±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自此,“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成,新疆电能跨越0多公里点亮中原大地,真正实现了“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
——年9月,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昌吉—古泉±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建成。自此,新疆电网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远距离、大容量的外送新时代。
——年10月14日,阿勒泰—准北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新疆千伏电网延伸至新疆最北端,实现了覆盖所有地州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共投产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项,线路长度达.98千米、变电容量达.86万千伏安。
一个个电网工程项目在天山南北屹立,条条银线将电网互联互通,新疆电网骨架越发强壮,“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结构的建成,使数以亿计的新疆能源,通过一根根电力银线,从天山南北输送到祖国各地,为推动新疆能源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截至今年8月30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通过电力援疆机制向14个援疆省市累计送出电量达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亿千瓦时。同时,据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疆电外送”年度电量从年的30亿千瓦时增长至年的亿千瓦时,外送范围覆盖19个省市,为新疆电力行业创造直接收益超亿元,让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电”亮新生活
“以前我们这里都是靠太阳能发电,电力供应很不稳定,看病和生活都很困难,卫生所的医疗设备也常因电压不稳而用不了。但现在我们看病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家里的电器也都用上了,这样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64岁的大同乡村民苏力坦·买买提感慨道。
大同乡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部,长久以来因地处偏远,处于孤网运行状态。年至年,自治区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投入专项资金5.92亿元,实施光伏行政村通大网电工程,大同乡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当地村民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投资亿元用于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惠及万贫困群众,南疆61万户居民实现清洁电采暖,广大农牧民用电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小康电”照亮了群众的幸福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助力偏远地区利用优势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为景区实施电采暖、电厨炊、电动出行等电能替代改造升级,让“旅游热”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新途径。
今年4月,国网伊犁伊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对昭苏县进行农网改造建设,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昭苏县素有“处处皆景点”的美誉。为满足当地旅游景点及配套服务设施、民宿产业发展的清洁用能需求,国网伊犁伊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全域旅游示范区配网绝缘化增容改造工程。经改造,当地的灯塔知青馆已升级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我们不仅有灯塔知青馆,沿途还有很多国家级景区,电网改造为我们景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能。”昭苏县昭苏镇吐格勒勤村村委会主任田勇介绍。
“十三五”期间,全疆累计建成“全电景区”4个,供暖面积11.9万平方米;实施电能替代项目4.69万个,实现替代电量亿千瓦时,各族群众用上了“绿色电”,奔向新生活。
从“村村通电”到“户户通电”,电网的“毛细血管”已延伸到新疆的每个角落,新疆民众实现了由“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