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永远铭记42年前,3000匹伊犁马被

年唐山遭受巨大灾难,23秒钟内,工业重镇夷为废墟,死伤之重,令人心惊。43年过去了,唐山早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但唐山人始终不曾忘记的,除了灾难带给我们的伤痛记忆,还有举国驰援的感动。近日记者看到一篇“年:匹伊犁马送往唐山参与震后重建”的报道,42年后这段历史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几经周转我们联系到了此篇报道的采访者,现为伊犁日报伊犁新闻网记者部负责人蔡立鹏先生。

原昭苏军马场送马牧工合影留念

//

匹军马人工赶送到公里外的乌鲁木齐

//

《唐山劳动日报》年8月29日第四版《万里送军马军民情谊深》

蔡立鹏表示,他是在年伊犁昭苏县进行天马文化博物馆布展工作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段珍贵的历史。为了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昭苏县还向社会征集到了当年的合影和陶瓷杯,还派专人赶赴唐山等地调查、搜集资料。   时隔3年,蔡立鹏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的采访内容,对此侃侃而谈。“当时没有运输工具,匹军马只能通过人工赶送到乌鲁木齐,再乘火车到唐山。从昭苏到特克斯,再到新源,翻越冰大坂到南疆,然后到乌鲁木齐,一路有将近公里。送马路上,地形复杂、困难重重。可以说是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   记者从蔡立鹏采写的报道中了解到,年10月,新疆部队接受了一项新的战斗任务:无偿支援唐山地震灾区军马匹,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建设。部队党委为了减轻灾区人民负担,决定将马匹直接送到唐山,亲手交给灾区人民。其中,昭苏军马场承担了匹军马的筹集和运送任务。匹宝马送到万里之遥的唐山可不简单。   为了不让一匹病马混入马群中,30多名畜牧兽医连续6天日夜不休,对数千匹马进行入圈、固定、采血等全面检疫,挑出了体质最优良的匹良马。因为要经过长途运送,昭苏军马场将这些选出的马匹编群放养,挑出最好的草场,使得这些马匹很快就四肢结实,躯干强壮。   运送的途中,需要大量的后勤补给,牧工们从年5月就开始大量打馕、宰羊,准备饲草料,挑选送马人员。年6月20日,后勤补给、送马人员已准备好,96名解放军及牧工赶着匹膘肥体壮的军马启程了。由于没有运输工具,军马只能通过人工赶送到乌鲁木齐,再乘火车到唐山。而昭苏县距离乌鲁木齐有公里的路程,送马路上,地形复杂,群山起伏,沼泽连片,狼群出没。一次,20匹军马掉进沼泽,送马人员毅然跳进沼泽,奋战几个小时,将军马一匹不少救了上来。经过千辛万苦,用了51天,匹军马安然无恙抵达乌鲁木齐。

//

火车上6个昼夜和马匹同吃同住

//

蔡立鹏称,当他了解到整个运送过程时,除了感动之余,更多的是震惊,他觉着不可思议。“马是很不好赶的,而且是走山路一起运送匹,再加上气候恶劣,这些都是很大的挑战。从乌鲁木齐乘坐火车前往唐山的行程依然很艰苦,那时正值夏季,车厢内气温很高,为了保证每一匹马的健康,护送人员吃住都在车厢里,就相当于住在马厩里吧。”   记者从蔡立鹏采写的报道中了解到,火车上粪便气味刺鼻,又不通风。马粪甚至沾到他们的衣服上和身上、脸上,他们毫不在意。他们担心的是在这样闷热的环境里,保证每一匹马的健康。   在车厢里,有一匹马生了疮,随行兽医日夜守护,精心治疗,把创口里的蛆一个个拣出来,又在创口上敷上药物。终于又经过6个昼夜的精心押运,昭苏军马场的匹军马终于走到了唐山。匹军马不仅一匹没少,而且还产下了7匹小马驹,随同马匹一起运至的还有10万斤精饲料。这些军马到了唐山灾区,立马开始了清理废墟、拉运物资、耕作田地,为唐山地震后的重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走出新疆,第一次目睹了那么大的灾难……这些都成了他们最深刻的记忆。蔡立鹏称,“当年唐山送给大家印有‘万里送军马,军民情谊深’字样的陶瓷杯,很多人都保存至今。这种陶瓷杯是很普通、很容易破损的,42年里他们却保存完整如视珍宝。”

唐山市向昭苏送马牧工赠送的纪念品这些牧工只是觉着完成了组织上安排的工作他们并没有觉着自己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回到新疆以后依然过着普通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事人除了在茶余饭后讲诉给自己的儿女们外,这些人的事迹再没引起社会上的   蔡立鹏的报道刊发之后,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   目前,记者正多方与当时护送牧工联系,取得联系后我们将做后续报道。

燕都融媒体记者张培培 编辑:小燕姑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