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辽这十年农牧林水实现协调高效发展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娜) 十年来,全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粮食安全、绿色供给、农牧民增收等目标,紧紧围绕节水增粮、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奶业振兴、“菜篮子”工程等11项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生产连丰连增。今年,全市粮播面积达到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8%。年,全市粮食产量.6亿斤,比年增产58亿斤。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截至9月末,全市牲畜存栏.6万头(只口)、同比增长7.4%;牲畜出栏.7万头(只口),同比增长8.2%。年,全市肉类总产量63.7万吨,比年增产12万吨。坚持绿色发展,农牧业质量显著提高。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推进,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向纵深推进。坚持“打、防、管”相结合,农畜产品监管能力全面加强。

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先后组织实施了城郊百万亩绿化工程、双千万亩工程、四个千万亩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草原修复保护力度,着力建成立足东北、面向华北的生态防线。从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方面来看,十年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万亩,全市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绿色通道建设总里程达多公里,国省干线绿化率达90%以上,多个村屯得到绿化。全市森林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78%,活力木蓄积量达万立方米,提高了24.76个百分点;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4.79%,提高了6个百分点。实现了林木蓄积量、草原植被盖度双增长。从全面强化森林草原资源管护来看,十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无立木林地清理行动,恢复造林多万亩;累积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7.27亿元,约34万户农牧民受益,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全面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来看,全市木材初加工和人造板生产企业稳定在家左右,农牧民每年通过销售及加工木材增收3.5亿元。以通辽“塞外红”“黄太平”、沙地葡萄为主的经济林果品产业已形成规模,栽植面积近万亩,其中“塞外红”苹果亩效益最高达1万元。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个,拥有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从全面深化林草重点领域改革来看,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林长制为引领,架设人防高压线,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共设林长名,形成以嘎查村级林长、监督员和网格员(护林员、草管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管理架构。

十年来,市水务局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新发展理念治水兴水,水利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发挥着积极作用。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水利重大项目。争取LXB供水通辽支线工程落地开工,该工程自辽宁境内的清河水库取水,向科尔沁区、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供水,年供水量1.亿立方米,供水保证率95%。通辽线工程输水线路全长.24公里,工程总投资53.84亿元,总工期22个月。积极推进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建设,该工程可为我市5个旗县工业园区供水,年供水2.87亿立方米,通辽段总静态投资43.亿元,总工期30个月。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河道及堤防治理。累计完成投资11.34亿元,治理河长公里;完成17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投资3.07亿元,累计治理河长.72公里,防洪体系基本完善。建立水库责任人及山洪防御提示机制。自年起,汛期定期向水库“四个责任人”发送短信,提示其履职,截至目前,已发送提示短信18余条、预警短信余条。增设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及安全监测设施。全市74座小型水库全部增设水库雨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通过增设雨量站、水位站、视频站及大坝渗压、变形监测设施,推动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抓实河长制,河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构建河湖管护工作体系,夯实河湖管理工作基础,有序开展河湖管理“清四乱”。开展河湖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出动人员余人次,车辆余台次,清理垃圾5.万吨,累计巡查河道00公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274.html